公元873年-公元954年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等,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工于书法,尤擅行草,风格独特,被誉为'杨风子'。其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
873年-921年
王镕,五代十国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割据河北一带的军阀,后被部下所杀。
875年-958年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工于诗。乾宁二年(895年)登进士第,七年后(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唱和。其诗多为写景咏物、送别赠答之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白鹿洞二首·其一》中“一寸光阴一寸金”更是千古流传的惜时名句。
877年-910年
罗绍威,字端己,五代时期后梁名将,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之子。以勇武著称,曾协助朱温平定魏博军乱,后因家族内乱忧惧而亡。
867年-904年
李晔即唐昭宗,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他聪明睿智,初名李杰,即位后试图复兴唐朝,扭转颓势。但当时唐朝已面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诸多严重问题,局势积重难返。他虽有志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讨伐藩镇等,但大多以失败告终,最终沦为朱温的傀儡,被朱温派人弑杀,唐朝也在其死后不久灭亡。
880年-956年
王仁裕,字德辇,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诗文著称,尤以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闻名。
882年-954年
冯道,字可道,五代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晚年自号‘长乐老’,著有《长乐老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