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享昊天乐·第七》的创作背景
垂拱四年(688年)冬,则天武后于神都洛阳举南郊大祭,此诗正是为这场庄严的昊天上帝祭典而作。九酝美酒倾注金罍,三献礼乐响彻云表,字里行间跃动着盛唐祭祀文化的精魄。
考《旧唐书·礼仪志》载,武周时期"每岁冬至,天子亲祀昊天上帝于圆丘",其仪轨较李唐更显隆重。诗中"礼备三周"暗合《周礼》"三献"古制,而"陈诚菲奠"之语,恰与《唐会要》"祭器皆以陶匏,示反本修古"的记载相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虽列《乐府诗集》郊庙歌辞,然"契福神猷"四字已透露出政治隐喻。武后以"菲奠"自表虔诚,实则是为次年"拜洛受图"制造天命舆论。九酝之尊浮动的,不仅是酒香,更是一个时代将变未变时氤氲的谶纬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