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享昊天乐·其二》的创作背景
垂拱四年(688年)冬,则天女皇于神都洛阳举昊天大典,紫微宫前香烟缭绕,百官俯首。此诗诞于女皇登基前夕,恰是"唐享昊天乐"组诗十二首之第二篇,字里行间皆见武周革命之天意昭昭。
**"瞻紫极,望玄穹"**起笔便见皇家气象。洛阳宫紫微城映着冬日寒光,女皇凝望的何止是苍穹,更是李唐二十八宿笼罩下的天命归属。史载是年洛水出图,万象神宫落成,此间"翘至恳,罄深衷"的虔诚,实为武瞾以周代唐的精心布局。
**"听虽远,诚必通"**暗合《尚书》"至诚感神"之说。时人皆知则天好祥瑞,然这六字道破天机——彼时女皇方诛唐宗室琅琊王冲等十二人,以血腥铺就通天之路。太史令奏"太白经天",这"垂厚泽"的云宫仙乐,终化作载初元年(690年)重阳节承天门上的九鼎金声。
《全唐诗》在此诗题下注"永昌元年",然考《旧唐书·礼仪志》,实为垂拱年间系列祭天活动之一。字字庄严的颂祷背后,是女皇将政治仪式转化为天命符谲的惊世手笔,恰似则天文字中那个新造的"曌"字,日月当空,照见的正是这首颂诗里"紫极"与"玄穹"的千古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