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漫卷的初唐时节,王勃正经历着人生最凛冽的寒冬。这位"初唐四杰"之首的才子,在宦海浮沉中贬谪巴蜀,于咸亨二年(671年)的岁暮独行在涪江畔。岩间经冬不凋的桂花犹自皎洁,却与诗人鬓边新生的华发相映成趣;疏林间几枚倔强的红叶,恰似他笔下未冷的丹忱。
江岸的寒雾浸透了诗人单薄的青衫,当年在长安"海内存知己"的豪情,此刻都凝结成舟楫上冰凉的霜花。眺望天际孤悬的征帆,他忽然读懂了自己写就的《羁游饯别》——那些关于"穷途"与"他乡"的谶语,正在这荒寒的冬郊逐一应验。
史载王勃此次南行后不久便惊悸而亡,使得这首五绝成为他生命最后的绝响之一。字里行间看似写尽物候变迁,实则暗藏着一个盛世天才与严酷现实的最终和解:岩花再密终要零落成泥,红叶再艳难免归于尘土,唯有那叶断念的征篷,永远停泊在唐诗的星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