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年间(679-681),王勃因《檄英王鸡》文触怒朝廷,被斥出沛王府。这位"初唐四杰"之首的才子,遂于长安郊外的杜少陵别业闲居。时值暮春,诗人漫步于自己精心营构的园林,见烟霞松竹犹存古意,悬溜山色宛若天成,遂以六朝谢朓"闲居赋"的笔意,写就这首《郊园即事》。
考其地理,杜陵一带自汉代便是文人雅集之地,至唐时仍有诸多私家园林。王勃所居之处,既有"南亭北院"的精致布局,又得终南山余脉的自然野趣。诗中"断山疑画障"之句,正与《长安志》所载"杜陵原断层地貌如屏"相合;而"悬溜泻鸣琴"的描写,则暗合《水经注》中樊川水系"悬泉淙淙"的记载。
此时诗人正值壮年,却已历宦海沉浮。"抽簪"之典出自《南史·隐逸传》,陶弘景"脱朝服挂神武门"的典故,在此既是对眼前景致的即兴感怀,亦暗含其"暂忘缨冕"的复杂心绪。初唐宫廷诗风犹盛,此作却以疏淡笔墨写林泉之致,实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