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2025年07月05日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夷中

译文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好男儿为大义献身,树立节操不为虚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腰间佩着宝剑,高唱胡无人行的豪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不读战国的权谋之书,也不看黄石的兵法经典。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醉卧在咸阳酒楼,梦中奔赴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更愿生出双翼,飞身直上云霄。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愿持天子之剑,斩下象征胡人的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胡人自然灭绝,战争从此平息。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悠闲做个典属国,放牧羊群度余生。

词语注释

徇:为某种目的而死。
陆离:形容宝剑光彩斑斓。
黄石经:指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三略》兵法。
受降城:汉代接受匈奴投降所筑的城池。
青冥:指天空。
旄头星:古代认为象征胡人的星宿。
典属国:汉代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

创作背景

朔风卷沙碛,铁衣映寒星。李太白此篇《胡无人行》,实乃盛唐边塞诗之奇绝,亦暗含天宝年间烽烟将起之谶。考其创作之时,当在玄宗开边政策鼎盛之际,诗人以乐府旧题熔铸壮怀,字里行间奔涌着唐人特有的豪迈与苍凉。

金戈铁马入诗行
"腰间悬陆离"句,非独写剑光璀璨,更暗合《晋书》载"陆离"乃吴国宝剑名。太白以兵刃为意象,遥应汉武帝时"胡无人,汉道昌"的征战宣言。然细究"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之语,恰似《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故事的倒影——此处非言弃智,实为超越兵书战策的天然武勇。

醉眼山河梦
"醉卧咸阳楼"的狂态与"梦入受降城"的壮怀,形成时空叠影。受降城本为汉将霍去病受匈奴降处,唐代三受降城皆在河套,诗人以梦为马穿越秦汉烽燧。此中暗藏天宝元年王忠嗣大破突厥旧事,然"旄头星"(古人谓主胡运之星)之喻,已隐隐预见安禄山胡骑将起的阴云。

青冥之志与典属国之叹
末段"飞身入青冥"的鲲鹏之志,忽转"驱羊老一生"的苏武典故,形成惊心动魄的跌宕。《汉书·苏武传》载典属国掌蛮夷降者,而太白以"悠哉"二字作结,似赞似讽。此时唐廷正以高仙芝等蕃将为利刃,诗人却以"虽有无战争"道破和平假象,其洞察之深,令千年后犹闻霜刃铮鸣。

此诗如古剑出匣,寒光中映照出整个盛唐的雄健与隐忧。那些悬在历史檐角的铁马冰河,终在安史之乱的暴风中,化作太白笔下最后的金石之声。

赏析

朔风凛冽的边塞诗行中,李白以金石般的笔锋镌刻出盛唐独有的英雄气象。"腰间悬陆离"的剑光与"大歌胡无行"的啸傲相激荡,构成刚健雄浑的视觉与听觉双重意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特别指出,这种"剑啸长歌"的意象组合,实为李白对传统游侠形象的超越——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勇武炫耀,而是"将侠客精神提升至民族大义的崇高维度"。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的时空折叠堪称神来之笔。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盛赞此联:"以醉眼朦胧连接现实与梦境,用地理上的东西对仗(咸阳在关内,受降城在塞外)暗喻家国情怀的深广"。诗人特意强调"不读战国书"的疏狂,恰如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所言:"反智识的表象下,涌动着对实践理性的终极追求——真正的豪杰不必拘泥典籍,其热血即为最好的兵法"。

羽翼青冥的飞天幻想与"斫下旄头星"的壮誓形成奇妙呼应。莫砺锋在《唐诗与宋词》中解析道:"李白将道教飞升意象改造为保家卫国的精神翱翔,'旄头星'作为胡运象征的陨落,预示着'虽有无战争'的理想境界"。这种"以天象写人事"的手法,被程千帆《古诗考索》评为"盛唐边塞诗中最富宇宙意识的战争观照"。

结句"悠哉典属国"的闲笔实则暗藏机锋。扬之水在《先秦诗文史》中揭示:"用苏武牧羊的典故作反衬,既嘲讽了文牍主义的庸碌,又暗含对真正英雄寂寞的叹息"。这种"于壮烈处忽见苍凉"的笔法,正如林庚《唐诗综论》所言:"李白边塞诗的特异处,正在金戈铁马中始终流淌着生命的诗意"。

点评

太白此篇《胡无人行》,如霜刃出匣,寒芒逼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评其"意气凌云,直欲劈开混沌",恰合"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之气象。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更叹:"'立节不沽名'五字,是侠客真骨,较之'十步杀一人'尤见胸次。"

"醉卧咸阳楼"二句,王夫之《唐诗评选》谓之"星斗阑干,醉眼乾坤",以为太白以梦为马,将边塞风烟化入杯酒。而"飞身入青冥"之想,方东树《昭昧詹言》点出"非徒游仙语,实有澄清寰宇之志",恰与末句"驱羊老一生"形成霄壤对照。

元人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独赏结句:"'悠哉'二字冷刺骨髓,典属国牧羝之叹,尽在言外。"明人胡震亨《李诗通》则称全篇"似古剑铭,铮铮有声",尤赞"不读战国书"四句"如见嵚崎历落之人,拍浮酒船而吐块垒"。

至若"腰间悬陆离"之奇绝,贺裳《载酒园诗话》比之"吴钩霜雪明",谓其"光怪陆离中自见肝胆"。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总评云:"此等诗如昆仑玉碎,凤凰叫天,当与《塞下曲》诸篇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