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

2025年07月05日

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未若调人切,其如简帝难。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专城贵,深惟列郡安。
政行思务本,风靡属胜残。有令田知急,无分狱在宽。
至言题睿札,殊渥洒仙翰。诏饯三台降,朝荣万国欢。
举杯临水发,张乐拥桥观。式伫东封会,锵锵检玉坛。

苏颋

译文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
奉和圣命于漕桥东送新任的州郡长官
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
珍视贤才不遗漏俊杰,朝廷尽是贤能之士。
未若调人切,其如简帝难。
但调整人事急切,选拔帝王之才却非易事。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
杰出人才承担重任,朝廷旨意任命官员。
特以专城贵,深惟列郡安。
特别重视治理一方,深思各郡安定之道。
政行思务本,风靡属胜残。
施政以根本为重,风化所及胜过残暴。
有令田知急,无分狱在宽。
政令使农田耕作紧迫,司法不偏私宽严有度。
至言题睿札,殊渥洒仙翰。
至理名言题于御札,特殊恩泽如仙笔挥洒。
诏饯三台降,朝荣万国欢。
诏令饯行三台降临,朝廷荣耀万国欢庆。
举杯临水发,张乐拥桥观。
举杯临水送行,奏乐簇拥桥头观赏。
式伫东封会,锵锵检玉坛。
期待东封盛会,玉坛上佩玉锵锵。

词语注释

鹓鸾(yuān luán):鹓和鸾是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能之士。
睿札(ruì zhá):帝王的诏书。
殊渥(shū wò):特殊的恩泽。
三台(sān tái):指三公,古代最高官职。
东封(dōng fēng):帝王东行封禅的典礼。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乾坤朗朗。玄宗皇帝励精图治,尤重地方吏治。是岁春,新除岳牧赴任在即,帝于漕桥东设宴饯行,敕令群臣奉和应制。此诗正作于斯时,字里行间尽显盛唐气象。

史载玄宗尝言:"刺史乃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诗中"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二句,实暗合《贞观政要》"为官择人,不可造次"之训。帝王朱笔点选之际,"简帝难"三字道尽铨衡之艰,恰与《通典·选举典》所载"凡授刺史,皆陛下亲问"互为印证。

"特以专城贵"至"无分狱在宽"六句,铺陈治郡要义。观《唐六典》载州牧职责"导扬风化,抚字黎氓",可见诗人深谙"务本胜残"乃太宗朝《令刺史言事诏》精髓。其中"田知急"暗用汉代龚遂劝农典故,"狱在宽"则化用《尚书》"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之句。

末章"诏饯三台降"等句,实录当时盛况。《开元天宝遗事》载:"帝赐新除刺史宴于漕桥,太常奏乐,百僚赋诗。"东封之典尤见深意——开元十三年玄宗始封泰山,诗中"东封会"既喻吏治清明可达封禅之境,亦寄托"万国欢"的治世理想。仙翰睿札,玉坛锵鸣,终成盛唐文治武功之绝响。

赏析

这首诗以恢弘的皇家仪典为背景,展现了盛唐时期朝廷选贤任能的庄严气象。诗人通过"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的比喻,将人才比作珍贵的宝物和祥瑞的凤凰,暗喻朝廷人才济济如鸾凤翔集。其中"鹓鸾"意象源自《庄子·秋水》,在此既显人才之贵,又暗含对清明政治的期许。

诗中"上才膺出典"至"深惟列郡安"六句,采用层递式结构展现君臣相得的政治理想。学者傅璇琮指出:"'简帝难'三字精妙,既见帝王择才之慎,又显贤臣赴任之庄"。而"特以专城贵"更化用潘岳《马汧督诔》中"专城之重"典故,强化了刺史职责之神圣。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运用空间转换手法。从"诏饯三台降"的朝廷场景,到"举杯临水发"的送别画面,最终以"锵锵检玉坛"的泰山封禅想象收束。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评价这种结构:"以实景起,以虚境结,在时空延展中完成政治理想的升华"。

诗歌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表面写饯别仪式的隆重("朝荣万国欢"),实则寄托着对良吏治世的期待。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特别指出"政行思务本"四句:"将儒家仁政思想融入饯别诗,使应制之作具有了民本关怀"。其中"无分狱在宽"句,暗合《尚书》"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的治狱理念。

末联"式伫东封会"的泰山意象尤为耐人寻味。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认为:"以封禅大典作结,既是对赴任者的期许,更是对开元盛世的礼赞。检玉坛的锵锵玉鸣,实乃盛世之音的回响"。这种将个人仕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结的写法,典型体现了盛唐应制诗"雅正雄浑"的美学特征。

点评

此篇奉和之作,如"瑶琴合律,玉磬谐声"(沈德潜《唐诗别裁》),将台阁诗的典丽庄重与送别诗的殷切情怀熔铸一炉。清人纪昀于《瀛奎律髓刊误》中批点:"'宝贤不遗俊'一句立骨,通篇以'简帝难'为眼,圣主得贤臣之颂,尽在吞吐之间。"

诗中"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一联,王夫之《姜斋诗话》赞其:"如金茎承露,双掌擎天,典重中自具流动之致。"而"政行思务本"以下四句,方东树《昭昧詹言》谓之:"骊龙颔珠,光照全篇,仁政爱民之思,皆从圣主简拔贤臣中生发。"

末段"诏饯三台降"至结句,何焯《义门读书记》评曰:"仙翰洒墨,云霞满纸,忽作飞扬之势。'锵锵检玉坛'五字,犹见《雅》《颂》遗音。"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更称此篇:"骨气端翔,音节顿挫,置之初唐应制体中,亦是清庙明堂之器。"

全篇如"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张说评苏颋语),在谨严格律中见出雍容气度,诚如《贞观政要》所云"盛世之音安以乐",非独见诗人才力,更映照出开元时代"台阁尽鹓鸾"的宏阔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