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染长安宫墙之时,御史大夫魏元忠的仪仗正穿过朱雀大街的漫天黄叶。这是神龙二年的深秋,女皇退位后的新朝空气中仍浮动着未散的政治烟尘——而此刻,这位历经武周至中宗两朝的肱骨之臣,终于得以暂放朝笏,踏上归乡之路。
史载魏仆射此次还乡颇有深意。彼时韦后集团渐握权柄,这位以刚直著称的老臣在朝堂屡遭排挤,《资治通鉴》载其"多所裁抑,为权幸所嫉"。当秋风吹落含元殿前的梧桐,诗人或许正立于饯行的百官之中,看着冠盖云集的盛况下暗涌的忧思:那些倾尽的金罍美酒,映照着多少欲言又止的面容。
"悬剑""钓璜"之典在此刻尤为动人。延陵季子挂剑徐君墓树的古义,与姜尚渭水遇文王的际遇,恰成微妙的互文。诗人以青铜器般庄重的文字,将这场秋日饯别镌刻成双重隐喻——既是同僚对重臣的礼敬,亦暗含士人对政治清明的期许。当驷马车轮的辉光碾过洛阳官道,卷起的何止是落叶,还有整个盛唐前夕文人集团未竟的理想。
此诗平仄间流淌着初唐应制诗少见的沉郁,尾联"增荣驷马车"的华彩,恰似夕阳在车驾鎏金部件上跳动的最后光芒。后世在《全唐诗》泛黄的纸页间,仍能触摸到那个特殊秋日里,权力与诗笔交织的复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