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长安城东的梨花簌簌如雪,正是寒食禁烟的特殊光景。此诗当作于开元年间某个寒食节,张说应邀赴任中舍人的王姓别驾兄弟宅邸宴饮时即席而作。考《唐六典》载"中舍人掌侍从令书",别驾乃州刺史佐吏,诗中"元昆""季子"之谓,暗合王氏兄弟分居朝野的仕途格局。
诗人以"子推山"起兴颇具深意。介子推故事在唐代寒食节已成重要文化符号,《初学记》载"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而"定国门"的驷马高车意象,恰与《周礼》"天子驾六,诸侯驾四"的典制相呼应。这两处用典不仅点明节令特征,更暗喻主人虽居显位仍恪守孝道的品格。
"锵玉""佩刀"二联最见盛唐气象。玉珂鸣响暗用《晋书·舆服志》"百官佩玉锵锵"之制,佩刀典故出自《汉书·王陵传》"刀环喻还"的掌故。诗人巧妙化用,既赞主人兄弟"元昆在朝,季子外任"的显达,又暗含对季子即将返京的期待。此时张说身居相位,此类应酬诗中仍保持着"晴花御柳"的清新笔致,将宫廷应制诗的富丽与山水诗的灵动熔于一炉。
末联"彩服咏南陔"堪称诗眼。《诗经·小雅·南陔》本为孝子养亲之篇,郑玄注云"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在寒食这个慎终追远的特殊节日,诗人通过《南华》典故,将宴饮欢愉升华至人伦孝悌的精神高度,恰与开元前期崇尚礼乐教化的时代氛围深度契合。这种将节俗、宴饮、亲情交织的写法,正见出盛唐文人"得江山之助"的创作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