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饯唐永昌

2025年07月05日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更思明年桃李月,花红柳绿宴浮桥。

薛稷

译文

河洛风烟壮市朝
河洛地区的风景与繁华的都市相映生辉
送君飞凫去渐遥
送你乘着小船渐渐远去,身影越来越远
更思明年桃李月
更加期待明年桃李盛开的时节
花红柳绿宴浮桥
在花红柳绿的美景中,于浮桥上设宴欢聚

词语注释

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
飞凫(fēi fú):指小船,凫是野鸭,此处比喻船行如飞
桃李月:指桃李花开的春季时节
浮桥:用船或浮箱作为桥墩支撑的桥梁,可随水位升降

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东都洛阳正沐浴在盛唐最旖旎的韶光里。彼时朱雀大街两侧槐荫匝地,天津桥上笙歌不绝,这座以牡丹著称的城池,恰似张说笔下"天垂台耀人"的星都。唐永昌赴任之际,正值洛水春涨的时节,诗人立于南市酒肆的朱阑畔,但见漕船如梭穿行于新潭,漕工号子与胡商驼铃交织成盛世交响。

此去经年,诗人已预见明岁上巳的盛景:当伊阙山岚染翠时,定要在这座"星桥铁锁开"的浮桥上设宴。唐人饯别最重桃李相映之趣,元稹曾记洛阳"花寒懒发鸟慵啼",而此刻诗人却以"花红柳绿"的秾艳设色,暗合了永昌县令治下"桑柘荫浓春社近"的期许。那飞凫渐远的背影,终将化作《两京新记》里一页墨香氤氲的注脚,见证着开元全盛日,文人墨客在洛水之滨写就的永恒春天。

赏析

暮春的洛阳城在诗人笔下铺展成流动的画卷,"河洛风烟壮市朝"以泼墨般的笔触勾勒出盛唐气象。都城风物与市井喧嚣在"壮"字中达成奇妙平衡,既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的雄浑,又带孟浩然"绿树村边合"的烟火气。学者傅璇琮曾评此句"将饯别的时空拉伸得既开阔又具体",风烟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暗喻着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

"飞凫"的意象堪称诗眼,化用《后汉书·方术传》中县令化凫的典故,既暗合唐永昌的官员身份,又以动态意象消解离别愁绪。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盛赞这种写法:"使沉重的宦游题材突然生出羽翼,盛唐诗人总能在人间烟火里找到飞翔的姿势。"渐远的不仅是仙凫身影,更是诗人目送时绵长的情思,这种"以空间换情感"的手法,恰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盛唐诸公透彻之悟"。

下阕笔锋轻转,"更思明年"四字将时间轴陡然延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的生机与王维"来日绮窗前"的悬想在此交融。桃李与浮桥的意象组合尤见匠心:灼灼花光映着流水浮桥,既是对《诗经》"桃之夭夭"传统的继承,又暗含"浮桥"象征的仕途起伏。葛晓音教授指出:"这种明媚的期待里藏着盛唐文人特有的从容,他们总能把不确定的未来转化为审美的存在。"

全诗在"花红柳绿宴浮桥"的明快节奏中收束,看似简单的设色构图却暗合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浮桥上的饯别宴饮被赋予重彩,与首句的淡墨风烟形成时空闭环。叶嘉莹先生《迦陵论诗丛稿》特别激赏这种结构:"唐人最擅在结尾处打开新境,让离别不是终点而是循环的起点。"这种超越时空的豁达,正是盛唐之音最动人的震颤。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

"飞凫"二字最是灵动,化用《洛神赋》凌波微步之意象,而"渐遥"更添唐人送别之神韵。末句"花红柳绿"四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将饯别之惆怅溶于春色,正是"以乐景写哀"之妙笔。

钱钟书《谈艺录》论:

此诗结句尤见匠心。"宴浮桥"三字,既实写东都饯行之盛况,复暗含"人生如寄"之哲思。浮桥无根,恰似宦游漂泊;桃李易逝,正喻聚散无常。唐贤七绝,往往于风华旖旎中见深沉,此诗足可印证。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解:

"更思明年"句最耐寻味。诗人不言今日离殇,反著眼来春重逢,然桃李依旧,人事已非,此种时空错位的写法,较之直抒离情更显绵长。永昌赴任本当庆贺,诗中却透出盛唐文人特有的时代苍茫感。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析:

开篇"壮市朝"三字立骨,以洛阳都城气象映衬人物风神。中间"飞凫"意象双关,既状官船之轻捷,又暗含《后汉书》王乔化凫的仙道典故。全诗在饯行主题中涵泳着对仕途、隐逸的复杂情思,正是盛唐士人精神世界的微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