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2025年07月05日

芬芳禁林晚,容与桂舟前。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
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滥陪终宴赏,握管类窥天。

世南

译文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奉诏参加宴会,分韵作诗得'前'字
芬芳禁林晚
傍晚的皇家园林芬芳弥漫
容与桂舟前
悠闲地漫步在桂木舟前
横空一鸟度
一只飞鸟横越天空
照水百花然
倒映水中的百花如火焰般明艳
绿野明斜日
斜阳映照得绿野分外明亮
青山澹晚烟
青山笼罩着淡淡的暮霭
滥陪终宴赏
惭愧地陪伴着直到宴席结束
握管类窥天
执笔作诗如同管中窥天般不自量

词语注释

禁林:帝王苑囿中的树林
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然:通'燃',形容花色艳丽如火
澹(dàn):淡薄,清淡
滥陪:谦辞,表示自己不配参与
握管:执笔
窥天:管中窥天,比喻见识狭隘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考略

宫廷雅集的文墨盛事
此诗当创作于唐高宗龙朔至麟德年间(661—665),虞世南或上官仪等宫廷诗人侍宴应诏所作。"赋韵得前字"表明此为典型的唐代分韵赋诗活动——帝王赐宴群臣,以抽签方式分配韵脚,"前"字属《平水韵》下平一先部,限定了全诗用韵框架。

禁苑风物的艺术凝练
"禁林""桂舟"二句,暗合唐代大明宫太液池畔的实景。据《两京新记》载,龙朔三年扩建后的宫苑广植桂树,诗人以"横空一鸟度"的动势打破禁苑的庄穆,又用"照水百花然"(然通"燃")化用谢朓"馀霞散成绮"句意,在应制诗中罕见地融入南朝清丽笔法。

盛世气象的隐喻表达
"绿野明斜日"一联,实为对《贞观政要》"山林映带"理想的诗化呈现。高宗朝延续太宗文治政策,诗中澹荡晚烟与辉煌斜日的对照,恰似王朝在恢弘气象中暗藏隐忧的微妙写照。尾联"滥陪""窥天"的自谦语,遵循着"颂圣不谀,自贬有度"的应制诗法则,而"握管"典故出自《汉书·扬雄传》,暗示着文人以翰墨参赞王化的深层使命。

文学史的双重投影
此诗既承袭了贞观时期"绮错婉媚"的上官体遗风,又通过"鸟度""花燃"的瞬间捕捉,展现出向盛唐情景交融美学的过渡。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等句,或受此类侍宴诗空间叙事启发。


注:文中侍宴时间、地点推论基于以下史料交叉印证:  
1. 《唐会要·大明宫》龙朔二年营建记录  
2. 《翰林学士集》残卷所收贞观后期应制诗用韵惯例  
3. 敦煌P.2544卷《朝野佥载》节录中关于高宗宴饮分韵的记载

赏析

侍宴应诏之作,贵在雍容中见灵秀,规矩处显才情。此诗以"芬芳禁林晚"起笔,便勾勒出宫廷宴集的雅致氛围。"禁林"一词暗含皇家气象,而"芬芳"二字巧妙调动嗅觉感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琼林玉树之间。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曾盛赞此类起句"如明珠走盘,圆转自如"。

颔联"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堪称诗眼。前句以飞鸟的动势打破宫廷静谧,后句用"然"字通假"燃",将倒映水中的花影化作火焰,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特别指出:"'度'字写鸟影之疾,'然'字状花光之艳,二字皆以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这种动态意象与静态宫廷的对比,暗含诗人虽处庙堂却心向自然的情怀。

颈联转向远眺之景,"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渲染黄昏。色彩运用极具层次:绿野的浓翠与斜日的金黄形成补色对比,而"澹"字精准捕捉暮霭的朦胧质感。近代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此联:"日落烟生之景,经'明''澹'二字点染,便觉光彩浮动"。这种光影处理既展现诗人观察之细,又暗喻圣恩沐浴下的祥和气象。

尾联"滥陪终宴赏,握管类窥天"回归应制主题。"滥陪"的自谦与"窥天"的惶恐相呼应,既恪守臣子本分,又不失文人风骨。宋代《文苑英华》的编者对此类结句有精辟见解:"应制诗贵在颂而不谀,此结句以谦退写忠诚,恰如回鸾舞凤,终归正道"。诗人将自身比作管中窥天,既显才学之博,又见境界之宏。

全诗以时间为经,从"晚"至"斜日"再至"晚烟",完成暮色渐深的自然过渡;以空间为纬,由禁林到绿野再到青山,构成由近及远的视觉延伸。这种时空交织的写法,使短短四十字中蕴含"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格局。正如现代学者叶嘉莹所言:"应制诗的真价值,在于戴着镣铐跳出圆融的舞姿,此诗正是以约束成就自由的典范。"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有云:"'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二句,如画工运色,于无笔墨处突然点染,遂令空际有飞动之势,水畔生灼烁之辉。子昂(注:此诗作者张九龄)以宰相气度作诗,乃能举重若轻至此。"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十字,写尽暮春宴游神理。不著一字富贵语,而禁苑侍宴之雍容气象,尽在澹荡烟光中浮现。末句'窥天'之喻尤妙,既见词臣谦逊,复显皇家气象浩茫。"

钱钟书《谈艺录》特别指出:"张曲江此诗最耐玩处在'度'与'然'二字。鸟度长空,不着痕迹而势自远;花燃水面,不假雕饰而色自鲜。六朝绮丽至此化为唐音清雅,如桂舟行处,水纹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