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中,一只倦鸟徘徊于殿宇飞檐之间,恰似开元盛世末期那欲言又止的谏官身影。此二句出自《赠杜侍御》,乃张九龄罢相前夕所作。考《旧唐书》载,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九龄以"忤旨"之罪渐失帝心,时御史大夫杜暹刚正不阿,诗中"神羊"实指獬豸冠——汉代以来御史的象征。《唐会要》有记:是年秋,玄宗于花萼楼宴群臣,九龄献《金镜录》讽谏未果,而杜暹亦因谏止边将邀功遭贬。夕鸟依人之喻,既暗合《诗经·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的忧思,更道出盛世帷幕下,清流之士如暮鸟寻枝的彷徨。岭南贡来的荔枝尚带露痕,长安城头的谏鼓已覆新苔,九龄以二十字写尽了一个时代渐变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