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奉和《元日应制》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长安城,正沐浴在新岁的晨光中。玄宗皇帝端坐于含元殿上,丹陛前百官的朝笏如霜雪般映着朝阳。这是一年一度的元日大朝会,太极宫钟鼓齐鸣,太常寺雅乐高奏,朱雀大街的积雪被络绎不绝的藩使金车碾作碎玉。诗人作为侍从之臣,奉敕应制而作此篇。
史载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初一,玄宗亲御含元殿受朝贺,"百僚稽首,三呼万岁"。殿前陈设的"金鸡障"在朔风中猎猎作响,这是象征皇权的仪仗。诗人以"天正开初节"起笔,暗合《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的典故,将元日视为天道循环的新起点。"重轮"日影既指《礼记》"大明生于东"的祥瑞,又暗喻玄宗开创的"二圣临朝"盛世气象。
诗中"武帐临光宅"的恢弘场景,可在《唐六典》中找到注脚:元日大典时,羽林军持戟列于殿前,十二卫将军着明光甲胄环卫。"大帛丽三辰"则化用《周礼》"祀昊天上帝以苍璧"的礼制,唐代元日需在乾元殿陈设"苍璧黄琮",其丝帛供品"长丈八尺,广五尺",正与"九奏""三辰"的天子礼乐相呼应。
末联"德辉覃率土"暗藏深意。《册府元龟》载开元二十三年正月,玄宗赐宴群臣时宣布"今岁丰人乐,朕当与公等尽欢",遂命三百里内刺史皆入朝参贺。这种"与民同乐"的政治姿态,被诗人巧妙转化为"奉还淳"的治国理想,既符合应制诗"颂圣不露痕"的创作要求,又暗合《贞观政要》"返朴还淳"的为政之道。
全篇以《诗经》"维天之命"的庄严开篇,以《老子》"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意境作结,在富丽精工的辞藻下,流动着盛唐文人特有的政治理想——那是对"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清明治世的真诚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