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御沟分水声难绝,
广宴当歌曲易终。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敬宗

译文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奉和圣上之命,为送别来济而作
万乘腾镳警岐路
帝王车驾启程,马蹄声惊醒岔路
百壶供帐饯离宫
百壶美酒设宴,在离宫为你饯行
御沟分水声难绝
御沟分流的水声,久久不绝于耳
广宴当歌曲易终
盛大的宴席伴着歌舞,终究容易散场
兴言共伤千里道
感怀间,一同为千里远行而伤感
俯迹聊示五情同
低头看足迹,姑且表明你我心意相通
良哉既深留帝念
多好啊,你的才能已深深刻在帝王心中
沃化方有赞天聪
广施教化,方能辅佐圣明天子

词语注释

万乘(wàn shèng):指帝王,古代天子拥有万乘兵车
腾镳(téng biāo):马奔腾,镳指马嚼子
岐路(qí lù):岔路
供帐(gòng zhàng):设宴饯行
饯(jiàn):设酒食送行
御沟(yù gōu):皇宫的沟渠
沃化(wò huà):广施教化
天聪(tiān cōng):天子的听闻,代指帝王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创作背景

贞观年间,大唐盛世初显,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常与群臣赋诗唱和。此诗当作于某次宫廷饯别之际,时来济(唐初名臣)奉诏外任,太宗亲制诗相送,群臣奉和,此篇即为其中佳作。

历史情境

  • 御驾亲饯:首句"万乘腾镳警岐路"暗含帝王仪仗之盛,《唐会要》载太宗屡于通化门设帐饯别重臣,岐路铜驼之典正合长安送别场景。
  • 曲水流觞:"御沟分水"既实指长安龙首渠分流,又暗用《诗经·泮水》典故,太宗曾引此水入大明宫,群臣宴饮赋诗成为雅事。
  • 五情同契:末联"沃化赞天聪"折射贞观君臣相得之态,《贞观政要》记太宗谓侍臣:"朕与公辈共理天下,今四海升平,皆赖卿等同心。"

诗艺特征

  • 双关妙用:"广宴当歌"既言饯宴之盛,又暗合曹操"对酒当歌"的离思。
  • 声律考究:平仄相谐处如"声难绝"(平平仄)与"曲易终"(仄仄平),符合初唐七言律化趋势。
  • 政治隐喻:"留帝念"三字含蓄点明外放官员仍蒙圣眷,反映太宗"虽远不忘"的御下之道。

此诗实为初唐宫廷文学的典范,将仪式性的应制之作注入真挚情谊,在《全唐诗》的浩瀚卷帙中,犹见贞观朝那缕"盛世清音"。

赏析

这首诗以帝王送别臣子的场景为切入点,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应制诗特有的庄重典雅与含蓄深情。诗人通过精妙的意象并置和情感递进,将离别之情升华至君臣相得的政治理想境界。

首联"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以宏大意象开篇,正如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所评:"'万乘'与'百壶'的时空对仗,既显皇家仪仗之盛,又暗含《周易》'君子以饮食宴乐'的深意"。御驾亲临的阵仗与隆重的饯别宴饮,构成动静相生的画面,其中"警"字尤为精妙,既指车马喧阗,又暗喻对仕途险阻的警示。

颔联转向听觉意象的营造,"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被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誉为"以流水喻帝泽,以曲终比离别,物象与心象浑然一体"。御沟流水象征皇恩绵长,与宴罢歌歇的短暂形成张力,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恰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颈联"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转入情感的直接抒发。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指出:"'共伤'二字最见君臣际遇,表面伤别离,实则颂知遇"。诗人将个人离情升华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俯迹"典故出自《论语》"俯仰无愧",暗含以臣道自勉的深意。

尾联"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达到情理交融的巅峰。葛晓音在《唐诗宋词十五讲》中分析道:"此联化用《尚书》'沃朕心'之典,将离别转化为政治承诺,体现应制诗'颂而不谀,谏而不犯'的特质"。诗人以"沃化"喻政治教化,将个人命运与王朝治道完美结合,实现了应制诗"雅正中和"的审美追求。

全诗在艺术上体现了典型的盛唐气象,正如林庚所言:"蓬勃的朝气孕育着理想的境界",诗人通过时空意象的巧妙转换,将仪式性的送别场景,升华为对理想政治关系的诗意表达,在谨严的格律中蕴含着动人的情致。

点评

此篇奉和之作,如"御沟分水声难绝"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曰:"以水声喻圣泽之绵长,不著痕迹而得颂圣之体"。其"广宴当歌曲易终"之转笔,近人高步瀛于《唐宋诗举要》中赞叹:"宴终歌歇而余韵未已,似有《阳春》曲高和寡之致"。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癸签》尤赏尾联:"'沃化赞聪'二句,将颂圣语化作耕云之象,既合应制之体,复得风雅之旨"。至若"俯迹聊示五情同"之妙,清人纪昀批点《瀛奎律髓》时称:"五情同而迹暂俯,深得君臣唱和之微义,温柔敦厚,斯为至极"。

当代学者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总论此篇:"在谨严的应制框架中,以水声、宴歌为意象纽带,既显'岐路饯别'之题面,复具'共伤千里'之情致,可谓廊庙文学中难得的性灵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