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风流蕴藉,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笔下化作《春日幸望春宫》的华章。彼时长安城东的望春宫,正沐浴在盛唐最明媚的春光里——这座专为观稼劝农而建的离宫,每逢立春时节便成为帝王与文臣赋咏祥和的舞台。
史载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初七,玄宗率群臣驾幸望春宫。人日剪彩的习俗与酴醿酒香交织,宫墙内新雪压梅的祥光与城郭间柳烟含翠的淑气,共同构成了这首应制诗的底色。张说作为"燕许大手笔"的魁首,以"句芒乘龙"的瑰丽想象开篇,将春神拟作御驾的守护者,暗合天子"以春德布政"的深意。
诗中"彩胜七日"暗用《荆楚岁时记》人日剪彩典故,"酴醿千钟"则呼应《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的宫廷宴饮盛况。尾联"愿因歌舞自为容"的谦辞,实则是盛唐文人以文学侍从身份参与国家礼仪建构的典型写照——这类应制诗作,恰似镶嵌在金匮石室上的螺钿,记录着开元全盛日"九天阊阖开宫殿"的永恒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