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

公元553年-公元604年

陈叔宝,即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以荒淫无度、沉迷酒色著称,导致陈朝灭亡。

生平

公元553年

生于江陵。

公元569年

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582年

即位为帝,年号至德。

公元583年

改元祯明。

公元584年

兴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极尽奢华。

公元588年

隋军南下伐陈。

公元589年

隋军攻破建康,陈朝灭亡,被俘至长安。

公元604年

卒于洛阳。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

同时代人物

比陈叔宝小2岁

褚亮

555年-647年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为南朝陈征西将军褚圜之孙,是唐初十八学士之一。他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善属文。在陈朝时,曾任尚书殿中侍郎。入隋后,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因受杨玄感案牵连,被贬为西海郡司户。唐高祖李渊平定关中后,褚亮归附唐朝,授秦王府文学。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累迁为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后致仕归家。贞观二十一年卒,年九十三,谥号为康。

比陈叔宝大3岁

崔绩

550年-618年

崔绩(550—618),字祖睿,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代学者、官员。自幼聪慧,博涉经史,善属文,以文学才识著称。其一生跨北周、隋、唐三朝,主要活动于隋代,唐初去世。北周时曾任滕王宇文逌文学,入隋后历任协律郎、著作佐郎等职,参与修撰国史,又曾参与编撰隋代官修地理书《区宇图志》。隋末任越王杨侗记室参军,辅佐越王处理文书事务。唐武德元年(618年),任著作郎,不久去世。

比陈叔宝小4岁

欧阳询

557年-641年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险峻,结构精妙,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他所创“欧体”楷书,被后人奉为圭臬。

比陈叔宝小5岁

虞世南

558年-638年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他是唐朝初年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好学。其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同时,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能诗善文。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

比陈叔宝小8岁

蔡允恭

561年-628年

蔡允恭,字克让,隋代至唐初时期的文学家。他出身于济阳考城蔡氏,是南朝陈尚书令蔡景历之子。蔡允恭少好学,有风采,善缀文,工诗。在隋时,初为著作佐郎,后迁起居舍人。入唐后,为秦王府参军,兼直文学馆,后转太子洗马。著有《蔡允恭集》十卷,今已佚。

比陈叔宝大9岁

杨素

544年-606年

杨素,字处道,隋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出身弘农杨氏,为隋文帝杨坚族弟。他在隋朝建立和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尚书令、司徒,封越国公。杨素性格刚毅果断,善于用兵,但也因权倾朝野、手段狠辣而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