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江之畔的万州城浸润在朦胧烟雨中。晨光熹微之际,陈子昂青衫磊落立于舟头,岩间宿雨初收,晓云如绮缎般在天际流转。这位以《感遇》诗震动文坛的蜀中才子,正踏上东去荆楚的航程,桡声惊破巴山雾霭,激流中舟楫如离弦之箭穿过错落江矶。
此时正值唐高宗调露年间(679-681),子昂初离蜀地求仕。江风拂过两岸层叠的苍翠山峦,涨潮的江水裹挟着落花奔涌向前,恰似诗人胸中翻涌的壮志与离思。遥望故土方向,炊烟在远岸袅袅升起,晨晖为群峰披上淡金纱衣。这般景致令他想起左思《蜀都赋》中"缘以剑阁,阻以石门"的雄险,更牵动对锦官城中亲朋的思念。
舟行渐远,山形水势在视野中曲折变幻。诗人忽生庄周梦蝶之慨:这九曲长江何尝不是人生际遇的隐喻?当年司马相如题柱立志,诸葛亮出师表忠,皆经此水道出入巴蜀。而今日自己"奔桡骛断矶"的豪迈,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息涟漪。末句"江海事多违"化用谢朓"江海虽言旷"句意,将个人羁旅之愁升华为对世事无常的哲思。一叶轻舟载着蜀地文脉的沉香,在涨潮的江水中划开一道连接古今的银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