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巴蜀江畔,陈子昂一袭青衫临风而立。这位初唐革新诗风的先驱者,此刻正经历着人生中最为微妙的际遇——昨日方与萧四、刘三在沧浪之水畔作别,未料想晨曦初露时,三人的轻舟竟又在武陵洲头重逢。天宝年间的江雾氤氲着诗意的巧合,将这段文人雅士的聚散离合晕染成丹青妙笔。
细考《陈伯玉文集》年谱,此诗当作于子昂入蜀漫游期间。彼时唐朝正值开元盛世前夜,文人交游蔚然成风。萧四疑为隐士萧颖士族人,刘三或与蜀中名士刘幽求同宗,三人皆属当时"不拘常调"的才士群体。子昂以"言乖天汉游"暗喻彼此放达不羁的性情,而"武陵洲"的意象既实指嘉陵江中的沙洲,又暗用陶渊明桃花源典故,透露出盛唐文人特有的隐逸情怀。
诗中"结绶""衔杯"二联尤见唐人风雅。据《唐六典》记载,五品以上官员始用银龟袋盛绶,可见三人虽暂别官场,仍保持着士大夫的雅致。而"波潭瀰瀰"至"烟云紫翠"的铺陈,恰是初唐山水诗向盛唐气象过渡的典型笔法,子昂以青绿山水的浓墨重彩,将巴蜀烟波绘成流动的画卷。末联"神仙友"与"野人舟"的对照,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仕隐矛盾的心态,正是开元前夕文人集团的普遍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