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泽州古城墙浸染着盛唐的余晖,陈子昂策马而来,衣袂翻飞间扬起太行山麓的细尘。这位以《登幽州台歌》震动诗坛的诗人,此刻驻足在长平古战场边缘的城楼,青铜酒爵里晃动着天宝年间的月光。
烽烟记忆
手指抚过斑驳的垛口时,指尖传来战国金戈的震颤。二百年前白起垒起的秦军壁障仍在暮霭中蜿蜒,而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已化作城下呜咽的丹水。诗人以"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的时空叠印,将玄武岩城墙化作历史透视镜——武安君白起的旌旗与四十万赵卒的冤魂,在"长平事已空"的慨叹中形成惊心动魄的留白。
宴饮中的忧思
当侍从捧来泽州特产的葡萄酿,宴席间忽起《玄云曲》的古老旋律。这种周天子祭祀黑帝的乐舞,此刻却与"御酒舞薰风"的现世欢愉奇异交融。诗人举盏的手突然停顿,他看见席间青衿学子额间尚未消退的墨痕——那些准备科考的年轻人,正用懵懂的目光望向这位白发诗客。
永恒的叩问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的劝诫,实则是诗人对自身的警醒。城楼飞檐上悬挂的铜铃突然作响,仿佛应和着《贞观政要》里"以史为镜"的训导。在安史之乱尚未爆发的开元末年,这场穿越时空的宴饮,已然预见了大唐将由盛转衰的宿命。陈子昂将佩剑解下横放案前,剑穗上还沾着幽州台的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