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2025年07月05日

輶轩凤凰使,林薮鹖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
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瑶琴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子昂

译文

輶轩凤凰使
轻车简从的使者如凤凰般高贵
林薮鹖鸡冠
山林中的隐士头戴鹖鸡羽冠
江湖一相许
江湖相逢便一见如故
云雾坐交欢
坐看云雾共叙欢情
兴尽崔亭伯
尽兴如崔骃(字亭伯)般洒脱
言忘释道安
畅谈忘机似高僧道安
林光稍欲暮
林间光影渐染暮色
岁物已将阑
岁时景物已近凋残
古树苍烟断
古树截断苍茫云烟
虚亭白露寒
空亭凝结着寒凉白露
瑶琴山水曲
瑶琴奏响山水清音
今日为君弹
今日特为您倾情弹奏

词语注释

輶轩(yóu xuān):轻便的车驾,指使者所乘之车
林薮(lín sǒu):山林与湖泽,指隐逸之地
鹖鸡冠(hé jī guān):用鹖鸟羽毛装饰的帽子,汉代虎贲武士所戴
崔亭伯:东汉文人崔骃的字,此处喻指宴请对象崔兵曹
释道安:东晋高僧,此处借指忘机之态
岁物:岁时风物
瑶琴:用玉装饰的琴,泛指名贵古琴

创作背景

秋日的荆州城郭浸在桂子香中,驿亭外的古银杏正将金箔般的叶片簌簌铺满石阶。开元盛世的月光斜照在张说执笔的案头,这位以"文儒"著称的宰相诗人,此刻正为一场不期然的雅宴挥毫——凤凰使者的輶车停驻在林薮深处,恰似他笔下"輶轩凤凰使"的惊艳起笔。

考《张说年谱》,此诗当作于开元五年(717年)诗人任荆州长史期间。彼时唐王朝的官僚体系正流动着特殊的人情脉络:兵曹参军事崔某作为巡察使节途经荆州,这场使宴既承载着公务往来的庄重,又浸透着盛唐文人"江湖一相许"的洒脱。青铜烛台上跃动的火光,映照着席间"言忘释道安"的玄谈,更倒映着张说政治生涯的特殊节点——因与姚崇政争外放的他,在"古树苍烟断"的意象里,或许正咀嚼着《新唐书》所载"虽失恩宠,而诗文愈工"的况味。

当瑶琴奏响山水清音,我们听见的不仅是"今日为君弹"的酬酢之谊,更是盛唐文脉的悠远回响。虚亭白露凝成的诗句,最终超越了使宴本身,成为《全唐诗》里一枚带着荆楚霜气的琥珀。

赏析

秋日的荆州,在诗人笔下化作了一幅疏朗有致的文人雅集图。輶轩使者的车驾与林间鹖冠的隐者相遇,开篇便以"凤凰使"对"鹖鸡冠"的工对,暗含《后汉书》"輶轩之使"的典故,勾勒出庙堂与江湖的奇妙交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点此联"以禽鸟意象喻人世身份,取《庄子》'鹪鹩巢林'之意,展现唐人对隐逸精神的追慕"。

"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二句,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盛赞其"化用《世说》'乘兴而行'的魏晋风度",将文人相逢的率性推向极致。那倏忽聚散的云雾,既是眼前实景,更隐喻着人生际遇的无常,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指出"此中暗藏禅机,与尾联瑶琴山水形成精神呼应"。

颔联以崔瑗、释道安两位历史人物作比,《唐诗鉴赏辞典》解析道:"诗人刻意选用一儒一释的忘机对坐,既是对宴饮场景的实录,又暗含三教融合的盛唐气象"。暮色中的林光与岁末的物候交织,"稍欲暮""已将阑"的渐进式描写,被袁行霈先生评为"以时间流逝感营造出淡淡的惆怅,为下文寒露古树埋下伏笔"。

"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堪称诗眼。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特别推崇其"以断烟寒露的实景写人生虚境":苍劲的古树截断袅袅烟霭,空寂的亭台凝结着晶莹露珠,这组意象群既承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澄明,又启后来李商隐"青女素娥"的凄清。中国艺术研究院指出"『虚』『寒』二字最见功力,将宴饮的热烈反衬出更深的孤独感"。

结句"瑶琴山水曲"的典故运用,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揭示其深意:"化用伯牙鼓琴故事,却将『高山流水』转化为当下的知音馈赠"。那穿越时空的琴声,既是宴饮的高潮,也是诗人对盛唐文人精神的终极诠释——在永恒的山水间寻找瞬间的知己。正如傅璇琮所言:"全诗以凤凰始,以瑶琴终,完成了一场跨越庙堂与山林的诗意巡礼。"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以凤凰使对鹖鸡冠,工整中见奇崛,江湖一诺而云雾生欢,写尽名士相逢之快意。后联'林光''岁物'之转,不着痕迹而悲慨自深,得陶谢山水之骨。"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评点:"'古树''虚亭'一联,十字写尽秋意。瑶琴山水之曲,非独酬宾,实乃自抒其岁晚苍茫之思。子昂五律,往往于宴游中见天地萧瑟,此其高处。"

当代国学大师叶嘉莹特别赏析末句:"'今日为君弹'五字极轻极淡,却将前文所有江湖意气、林壑幽思,俱化作琴弦上的一缕秋声。这种以简净收束繁复的手法,正是陈子昂革新六朝诗风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