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风裹挟着长安城外草木的清香,时任左拾遗的陈子昂策马穿过官道旁摇曳的长榆,斑驳树影间漏下残阳最后一缕金晖。这位以《登幽州台歌》震动诗坛的诗人,此刻正赴一场远离朝堂的雅集——于延陵世族于政的别业就隐在终南山支脉的缓坡上,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开元初年的盛世光晕尚未完全驱散武周时期的政治阴霾。陈子昂腰间鱼袋随着马背起伏轻晃,这象征五品官阶的银饰,却让他想起三年前在洛阳狱中潮湿的墙壁。当他在酒肆遇见罢官归隐的于政时,两位曾同历风波的中年人相视一笑,便有了这场以蝉鸣佐酒、用晚霞赋韵的约定。
别业水榭边的老柳树上,暮蝉正将生命最后的震颤谱成清歌。侍童捧来的醴酒泛着琥珀光,陈子昂解下束发的玉簪时,忽然想起宋之问"明时休解缨"的诗句。但此刻山水相逢,他们以酒浆为墨,在天地间写下比奏章更真实的词章——长榆影里渐次亮起的灯火,恰似武陵溪畔的桃花,而明日晨鼓响起时,这方寸桃源又将隐入九重宫阙的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