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2025年07月05日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
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凤楼迢递绝尘埃,
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尽言真侣出遨游,
传道风光无限极。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别有众中称黜帝,
天上人间少流例。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珮中邀勒经时序,
箫里寻思复几年。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寄语天上弄机人,
寄语河边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
投漆投胶非足拟。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不把丹心比玄石,
惟将浊水况清尘。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青牛紫气度灵关,
尺素赩鳞去不还。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梅花如雪柳如丝,
年去年来不自持。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分念娇莺一种啼,
生憎燕子千般语。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御沟大道多奇赏,
侠客妖容递来往。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鹦鹉杯中浮竹叶,
凤凰琴里落梅花。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长短众诸判不寻,
千回百过浪关心。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为想三春狭斜路,
莫辞九折邛关道。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龙飙去去无消息,
鸾镜朝朝减容色。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不分淹留桑路待,
只应直取桂轮飞。

宾王

译文

玄都五府风尘绝
玄都仙府远离尘世喧嚣
碧海三山波浪深
碧海三山波涛汹涌难测
桃实千年非易待
千年仙桃岂是轻易可得
桑田一变已难寻
沧海桑田再难觅旧踪
别有仙居对三市
另有仙家楼阁遥望凡尘
金阙银宫相向起
金殿银宫相对巍峨矗立
台前镜影伴仙娥
镜台前仙娥身影婀娜
楼上箫声随凤史
楼阁中箫声伴着凤鸣悠扬
凤楼迢递绝尘埃
凤阁高远隔绝尘俗
莺时物色正裴回
春日美景令人流连徘徊
灵芝紫检参差长
紫色灵芝错落生长
仙桂丹花重叠开
红色桂花层层绽放
双童绰约时游陟
仙童时隐时现于云间
三鸟联翩报消息
青鸟殷勤传递佳音
尽言真侣出遨游
都说神仙眷侣携手云游
传道风光无限极
传说那仙境风光无限
轻花委砌惹裾香
落花沾衣暗香浮动
残月窥窗觇幌色
斜月透窗偷窥罗帐
个时无数并妖妍
彼时多少绝色佳人
个里无穷总可怜
其中情事总惹人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
独有那位谪仙之人
天上人间少流例
天上人间罕有匹敌
洛滨仙驾启遥源
洛水之滨仙踪渺远
淮浦灵津符远筮
淮河渡口占得仙缘
自言少小慕幽玄
自述年少向往玄妙
只言容易得神仙
原以为成仙轻而易举
珮中邀勒经时序
玉佩刻痕记录流年
箫里寻思复几年
箫声幽咽又过数载
寻思许事真情变
细思往事真情已改
二人容华识少选
昔日容颜渐渐模糊
漫道烧丹止七飞
休说炼丹七转之功
空传化石曾三转
空有三生石上旧约
寄语天上弄机人
托问天上织女
寄语河边值查客
转询银河摆渡人
乍可匆匆共百年
既已匆匆百年相守
谁使遥遥期七夕
何必苦等七夕重逢
想知人意自相寻
若知彼此心意相通
果得深心共一心
终得两心相印如一
一心一意无穷已
此情绵绵无绝期
投漆投胶非足拟
胶漆之情难喻其坚
只将羞涩当风流
只把羞涩作浓情
持此相怜保终始
以此真心白首不离
相怜相念倍相亲
相知相惜情更浓
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世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
不拿赤心比顽石
惟将浊水况清尘
只以浊水喻凡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
曾说殿前留誓约
好欲将心学松蕣
愿效松柏守坚贞
不能京兆画蛾眉
难效张敞画眉趣
翻向成都骋驺引
却似相如琴音求
青牛紫气度灵关
青牛载道过函谷
尺素赩鳞去不还
鱼书一去不复返
连苔上砌无穷绿
石阶青苔蔓延绿
修竹临坛几处斑
竹节斑斑泪痕深
此时空床难独守
今宵空帷难成眠
此日别离那可久
此别经年怎堪受
梅花如雪柳如丝
梅花似雪柳如丝
年去年来不自持
年复年年情难禁
初言别在寒偏在
曾说寒冬暂别离
何悟春来春更思
谁知春至思更浓
春时物色无端绪
春景撩人乱心绪
双枕孤眠谁分许
孤枕难眠谁人知
分念娇莺一种啼
独听黄莺声声泣
生憎燕子千般语
偏恼燕子絮絮语
朝云旭日照青楼
朝霞映照闺阁明
迟晖丽色满皇州
暮色染尽皇城美
落花泛泛浮灵沼
落花点点浮仙池
垂柳长长拂御沟
垂柳依依扫宫渠
御沟大道多奇赏
宫墙外多少奇景
侠客妖容递来往
侠客佳人竞风流
宝骑连花铁作钱
宝马雕车掷千金
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车过处珠玉落
香轮宝骑竞繁华
香车宝马争富贵
可怜今夜宿倡家
可叹今宵醉青楼
鹦鹉杯中浮竹叶
鹦鹉杯里竹叶青
凤凰琴里落梅花
凤凰琴奏梅花落
许辈多情偏送款
多少痴情吐衷肠
为问春花几时满
试问春花几时灿
千回鸟信说众诸
青鸟频传纷纭事
百过莺啼说长短
黄莺百啭说是非
长短众诸判不寻
是非纷扰不可追
千回百过浪关心
千言万语总关情
何曾举意西邻玉
从未动心邻家玉
未肯留情南陌金
也不留意南街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
四方诱惑皆可拒
还辔归期须及早
只盼良人早日归
为想三春狭斜路
遥想三月烟花巷
莫辞九折邛关道
莫惧蜀道九回肠
假令白里似长安
纵使百里长安道
须使青牛学剑端
也驾青牛佩剑还
蘋风入驭来应易
清风引路应容易
竹杖成龙去不难
竹杖化龙去不难
龙飙去去无消息
神龙一去无音讯
鸾镜朝朝减容色
镜中容颜日渐憔
君心不记下山人
君已忘却下山诺
妾欲空期上林翼
妾仍空待上林约
上林三月鸿欲稀
上林春尽鸿雁稀
华表千年鹤未归
华表千年鹤不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
不必苦守桑间约
只应直取桂轮飞
不如直上月宫寻

词语注释

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都城
五府:指五方仙府
碧海三山: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黜帝:被贬谪的仙人,此处指李荣
紫检:紫色灵芝的别称
凤史:指萧史,传说中乘龙飞升的仙人
裴回:徘徊的同义词
觇(chān):偷看
驺(zōu)引:古代贵族的骑马侍从
赩(xì)鳞:指红色鱼鳞,此处代指书信
邛(qióng)关:指蜀地的关隘
松蕣(shùn):木槿花,朝开暮落,喻指坚贞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长安城内的道观飞烟阁上,曾上演过一段缠绵悱恻的方外情缘。女道士王灵妃与道士李荣的恋情,恰似玉真观里偷结的连理枝,在戒律与真情的夹缝中绽放出惊世之花。

这段情事的特殊处,恰如诗中所言"一生一代一双人"的悖论——两位本应超脱尘缘的修道者,却在"珮中邀勒经时序"的晨钟暮鼓里暗生情愫。李荣作为蜀中著名道士,曾以"三鸟联翩报消息"的玄言妙语名动两京;而王灵妃这个"自称黜帝"的奇女子,其出身或与隋朝宗室有关,在经历家族巨变后遁入道门。二人相遇时,正值唐朝皇室崇道高峰,道观成为贵族女子逃避婚姻的庇护所,却也意外孕育了这种特殊的情感形态。

诗中"漫道烧丹止七飞"暗喻着修道生活的虚妄,"空传化石曾三转"则指向李荣最终选择离开的结局。当这位"青牛紫气度灵关"的道士应诏入蜀时,留在长安的王灵妃将满腹相思化作这首长达六十八句的七言歌行。她巧妙化用《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降真典故,将现实离别场景升华为"洛滨仙驾启遥源"的神话叙事,又在"御沟大道多奇赏"的世俗繁华描写中,暗藏"鸾镜朝朝减容色"的刻骨相思。

此诗的特殊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女冠诗"多写朦胧情愫的惯例,以"不把丹心比玄石"的决绝,直白袒露方外之人的凡心。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特别指出,这种"以玄都碧海之语,写桑间濮上之情"的笔法,实为初唐爱情诗中的异数。而诗中"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的诘问,不仅是对牛女传说的颠覆,更是对修道者情感禁忌的大胆挑战。

赏析

这首以女道士口吻写就的赠别诗,堪称初唐时期最具仙道浪漫色彩的情诗杰作。全诗以道教仙境意象为外衣,包裹着尘世间最炽热的儿女情长,形成"仙凡交织"的独特审美意境。

一、意象系统的双重构建 诗中精心营造了两套并行意象:一方面以"玄都五府""碧海三山"等道教典故构建神仙世界,据《历代名画记》考证,这些意象源自唐代流行的《上清经》体系;另一方面又以"轻花委砌""残月窥窗"等生活化描写铺陈人间情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指出,这种"仙凡并置"的手法,实则是"以仙境之虚喻尘情之实"的典型唐代表现方式。

二、情感表达的层递深化 全诗情感发展呈现三个鲜明层次:

  1. 慕仙之思:"自言少小慕幽玄"等句,表面写求仙之志,实则暗喻少女怀春。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认为,此处化用《汉武帝内传》典故,将宗教虔诚巧妙转化为情感寄托。
  2. 离别之痛:"此时空床难独守"等句,情感骤然跌宕。学者葛晓音在《唐诗流变论》中特别激赏"梅花如雪柳如丝"的意象转换,称其"以自然物候的循环映衬人生别离的永恒"。
  3. 坚贞之誓:"一生一代一双人"成为流传千古的誓言。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此句脱胎于《长恨歌》"一生一代一双人"雏形,却因道教语境更显超脱。

三、艺术手法的创新突破

  1. 时空交错:从"桃实千年"的仙界时间,突然切换到"年去年来"的人间时序,形成强烈张力。这种手法被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称为"唐代宗教诗特有的时空蒙太奇"。
  2. 隐喻系统:全诗构建了完整的道教隐喻体系,"烧丹""化石"等炼丹术语皆暗指情感考验。据《全唐诗鉴赏辞典》分析,这种"以丹道喻情道"的手法,在初唐诗歌中堪称首创。
  3. 语言革新:将"羞涩""风流"等俗语词汇融入典雅诗章,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周绚隆认为,这体现了"初唐诗歌由宫廷体向抒情体过渡的语言实验"。

四、文学史地位的重新审视 这首长期被归类为"道教诗"的作品,实际上开创了唐代"以仙写情"的传统。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在《全唐诗补编》中特别强调,该诗比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早实践了"爱情主题的宗教化表达",其"投漆投胶"的比喻直接影响了后世《长恨歌》的创作。

全诗最终在"华表千年鹤未归"的怅惘中收束,这种"求仙不得,守情不渝"的矛盾心境,恰如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张明非所言:"折射出唐代女性在宗教禁锢与情感渴望间的永恒挣扎"。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辞采的瑰丽,更在于首次用完整的诗歌语言,展现了人类情感超越宗教藩篱的永恒力量。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骆宾王此作,以游仙之笔写世情,藻丽中自含清气。'一生一代一双人'七字,洗尽铅华而情致倍深,实为千古绝唱。"其评点精准道出了该诗在绮丽词采下掩藏的深情内核。

明代文学大家胡应麟于《诗薮》中评曰:"宾王代拟女冠之作,熔道典与闺思于一炉。'玄都五府''碧海三山'等语,排宕仙家气象;至'轻花委砌''残月窥窗'处,忽转旖旎人间。此种转折,非大手笔不能为也。"此论揭示出诗人将道教意象与儿女情长完美融合的艺术造诣。

近世学者闻一多先生特别激赏诗中时空处理:"'年去年来不自持'与'华表千年鹤未归'构成精妙的时空对仗,刹那与永恒在七字中完成转换。这种时空意识,已开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之先声。"其点评直指诗歌最深邃的哲学维度。

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教授则从女性视角解读:"全篇最动人处,在以女冠口吻道尽修行者尘心未泯的挣扎。'只将羞涩当风流'一语,写尽宗教戒律与人性本真的矛盾,较之寻常闺怨诗更见精神深度。"此论发前人所未发,揭示出文本独特的宗教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