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浸染驿道时,诗人揽缰的手掌已烙满星霜的痕迹。这匹瘦马自五更便驮着残梦前行,鬃毛间凝结着破晓前最寒凉的露水——元嘉二十七年的秋风吹过舂陵故地,也吹动了谢灵运腰间悬着的鎏金印囊。
当年汉光武帝避雨的崖洞仍在云深处,岩壁上青苔却已爬满新朝的年轮。诗人驻足时,忽有雨滴穿透千载时空,正落在范晔《后汉书》记载刘秀"遇雨止树下"的竹简残页间。封泥谷的隘口在晨光中泛着赭色,恍若未干的诏书印泥,见证过多少使者持节疾驰的往昔。
谿谷升腾的云雾恰似未散的历史烟霭,当诗人登上制诏台遗址时,建武年间雕刻的碑文正被夕照镀成金色。他忽然懂得班固笔下"舂陵佳气"的深意——那不仅是龙兴之地的祥瑞,更是每个行至水穷处的文人,在抚膺长叹时触到的、亘古不灭的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