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送费六还蜀

2025年07月05日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

宾王

译文

星楼望蜀道
站在星楼遥望通往蜀地的道路
月峡指吴门
月光下的峡谷仿佛指向吴地的门户
万行流别泪
千行万行的离别泪水流淌
九折切惊魂
曲折的山路令人心惊胆战
雪影含花落
雪光中映照着飘落的花朵
云阴带叶昏
云影笼罩下树叶显得昏暗
还愁三径晚
仍担忧归家的小路天色已晚
独对一清尊
独自面对一杯清酒

词语注释

星楼:指高楼,古人常在高处观星,故称星楼
月峡:月光照耀下的峡谷
九折:形容道路极其曲折。九,虚指,表示多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典出《三辅决录》,汉代蒋诩隐居时,在院中开辟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往来
清尊:清酒。尊,同'樽',酒杯

创作背景

暮色渐染长安城阙,骆宾王独坐书斋,青灯黄卷间忽闻故人费六将归蜀地的消息。这位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提笔时但见砚中墨色如夔门夜月,恍惚间已随神思溯长江而上。

巴蜀云烟入梦来
案头《华阳国志》犹带蜀地竹香,费六此去正是沿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官道。诗中"星楼望蜀道"暗合成都锦江边的散花楼,而"月峡指吴门"则化用《荆州记》中"明月峡在巴东,吴门乃苏州别称"的典故,一西一东间,将长江上下游的险峻与繁华尽收笔底。

九折坂上墨痕深
"九折切惊魂"句绝非虚言。据《太平寰宇记》载,邛崃九折坂"回曲九折,乃至山上",当年王阳至此畏险辞官,王尊却叱驭而过。诗人以险途喻离情,更暗含对友人宦海沉浮的担忧。窗外渐起的风雪,恰似蜀道上的"雪影含花落",那飘零的何止是梅蕊,更是士人漂泊无定的命运。

菊径独酌见唐音
尾联"三径晚"用蒋诩归隐典,案头《艺文类聚》正翻在隐逸部。唐人送别诗惯以酒樽作结,然此"一清尊"却透出初唐特有的清峻。当费六的舟楫穿过三峡猿声时,长安的诗人正将魏晋风骨与盛唐气象,酿成这盏跨越千里的别酒。

赏析

这首诗以精妙的意象群构建出绵长的离愁,展现了初唐诗歌"气象浑成而神韵悠远"的特质(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诗人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将蜀道之险与别情之痛融为一体,形成"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的震撼效果。

首联"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运用典型盛唐对仗手法,钱钟书《谈艺录》指出这种"星月对举"的写法"既见空间之辽远,复显时间之流转"。星楼凝望与月峡遥指两个动作,将送别场景拉伸成横贯东西的壮阔画卷。而"蜀道""吴门"的并置,暗含《文选》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互文意味。

颔联的"九折"化用王褒《九怀》"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的险峻意象,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评此联:"以蜀道之险比人情之悲,泪与惊魂俱碎"。数字"万"与"九"的夸张对比,形成泪雨滂沱与心惊胆颤的双重冲击,恰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用最经济的字句,产出最动人的效果"。

颈联转向微观景物描写,"雪影含花落"五字包含三种意象的嬗变:皎雪之白、飞花之艳、飘零之态。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特别激赏此句:"'含'字妙绝,雪与花互映成殇"。而"云阴带叶昏"则以水墨晕染般的笔法,营造出杜审言"云霞出海曙"的朦胧意境,暗示离人心头的阴翳。

尾联用陶渊明"三径就荒"典故而翻出新意,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认为此句"将隐逸之趣转化为孤独之叹"。"一清尊"的意象尤为精警,宋代刘辰翁《唐诗品汇》评点:"结句冷然,如见青尊独酌之影",这与李白"花间一壶酒"的孤寂情境遥相呼应,在简淡中见深沉。

全诗情感脉络如清人沈德潜《说诗晬语》所云:"前半幅写壮别之景,后半幅抒幽独之情"。诗人将庾信《哀江南赋》的沉郁与谢朓《暂使下都》的清丽熔于一炉,在初唐诗歌向盛唐过渡的进程中,展现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独特美学品格(陈子昂《修竹篇序》语)。

点评

此诗以"星楼""月峡"起笔,天地为笺,山川作砚,费六归蜀之路便在这浩瀚画卷中迤逦展开。骆宾王善以空间之寥廓映衬离情之深沉,"万行别泪"与"九折惊魂"相对,一状别离之痛,一写蜀道之艰,正如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评:"五言律至此,工致极矣,而气脉犹浑沦。"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二句,堪称诗眼。雪映飞花,云挟暗叶,看似写景,实则心象。明代胡应麟《诗薮》叹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落花喻聚散无常,昏叶比前路迷茫,物我交融处,已分不清是自然之雪云,还是离人之心境。

结句"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化用陶潜"三径就荒"典故而翻出新意。清人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点出:"结句淡处传神,似见青衫孤影,独酌黄昏。"此中孤寂非烈酒可消,非华章可慰,恰似张炎《词源》所谓:"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