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咏雪

2025年07月05日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宾王

译文

龙云玉叶上
祥云如龙,雪花如玉叶般飘落
鹤雪瑞花新
仙鹤般的雪花,如吉祥的花朵初绽
影乱铜乌吹
雪影纷乱,仿佛铜乌(风标)在风中摇曳
光销玉马津
雪光消融,如玉马渡口般晶莹
含辉明素篆
雪花含蕴光辉,如素白的篆书般明亮
隐迹表祥轮
隐现的雪迹,昭示着吉祥的征兆
幽兰不可俪
幽雅的兰花也难以媲美
徒自绕阳春
雪花只能独自在阳春时节飞舞

词语注释

铜乌:古代测风仪器,形如乌鸦,这里指风标。拼音:tóng wū
玉马津:传说中的渡口,此处比喻雪光晶莹。拼音:yù mǎ jīn
素篆:素白的篆书,形容雪花的纹路。拼音:sù zhuàn
祥轮:吉祥的征兆。拼音:xiáng lún
俪:匹配,媲美。拼音:lì

创作背景

雪落千年韵未消,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咏雪》诗,恰似一轴工笔重彩的琉璃画卷,在永明体的格律框架中绽放出六朝金粉的华光。考其创作背景,当在公元549年侯景之乱前的宫闱盛时,彼时建康台城内"五十年中,江表无事"(《哀江南赋》语),文人雅集频仍,咏物诗蔚为风尚。

史载简文帝"九流百氏,经目必记"(《梁书》本纪),其诗承昭明太子萧统文脉,融会永明声律与宫体绮丽。诗中"龙云玉叶"之喻,暗合《淮南子》"黄龙负鳞甲成字"的祥瑞记载,而"铜乌"实指长安建章宫顶的测风铜雀,此处借代梁宫檐马,可见侯景之乱前宫廷尚存两汉遗制。庾信《春赋》"影乱琼杯"、江总《咏双阙》"光摇玉马",皆可与此诗互文见义。

"素篆"二字尤见匠心,《南史·齐高帝纪》载"素篆丹书"为帝王受命之符,诗人以雪拟天书,既应和梁武帝崇佛背景下"天花乱坠"的佛典意象(《大智度论》卷九),又暗含"瑞雪兆丰年"的农耕文明集体记忆。末句"幽兰"之叹,或隐喻诗人身陷储位之争的忧思,阳春白雪终成绝响,三年后侯景鸩杀简文帝于永福省,此诗遂成谶语,恰如鲍照《芜城赋》所云"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赏析

雪,在诗人的笔下从来不只是自然景象,更是一片澄澈的精神世界。这首《咏雪》以精妙的意象群构建出超逸绝尘的仙境,六朝绮丽文风与道家玄思在此完美交融。

开篇"龙云玉叶"的意象便显不凡。据《文心雕龙》研究专家周振甫考证,"龙云"典出《淮南子》"龙举而景云属",将雪喻为神龙行空时凝聚的祥云碎片;"玉叶"则化用道教典籍《黄庭经》"金枝玉叶",赋予雪花以仙家气质。两个意象叠加,使飘雪瞬间具有了神话维度。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指出,这种"以仙家物象摹写自然"的手法,正是六朝咏物诗的典型特征。

颔联"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展现动态之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蒋寅研究员特别激赏此联,认为"铜乌"(宫阙檐铃)与"玉马"(津渡冰凌)的选用极具匠心:前者让雪景融入人间烟火,后者又将现实引向幻境。风雪中摇曳的铃影与消融的冰光,构成虚实相生的蒙太奇,恰如唐代皎然《诗式》所言"状飞动之趣,写冥奥之思"。

颈联转向雪的哲学意蕴。"含辉明素篆"被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解读为"以雪喻道"的妙笔:《周易》"贲卦"尚素之美,雪地如展开的素绢,其下却暗藏天地运行的玄妙纹路(篆);而"隐迹表祥轮"则暗合《道德经》"大音希声"的哲思,冰雪覆盖万物形迹,反而昭示着天道循环的祥瑞。这种"即物见道"的写法,在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看来,体现了六朝文人"以玄对山水"的审美传统。

尾联"幽兰不可俪"的突然转折最耐人寻味。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指出,此处暗用《楚辞》"春兰兮秋菊"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即便高洁如幽兰,在雪魂冰魄前也黯然失色。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特别推崇末句"徒自绕阳春"——雪超越季节局限,其精神永在。这种"贬春褒冬"的颠覆性表达,实则是对永恒之美的追寻。

全诗情感脉络如雪落无声却层次分明。台湾学者柯庆明在《中国文学的美感》中分析道:从仙家气象(首联)到人间光影(颔联),再升华为宇宙哲思(后两联),完成"物色—情感—神理"的三重跃升。雪在这里既是审美客体,更是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映照,所谓"雪其色,玉其质,道其魂"也。

点评

雪之为象,自古便是诗人灵府中的精魂。此篇咏雪之作,堪称"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适《别董大》)的玲珑再现。首联"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以双仙意象破空而来,《文心雕龙》所谓"联类不穷,流连万象"者,正是此般笔致。龙鳞般的云霭托举玉屑,鹤羽似的雪花绽放新蕊,钱钟书先生曾评此类写法:"将天工造化点染为丹青妙手,非胸次玲珑者不能道"。

颔联"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暗合谢惠连《雪赋》"曜金波而镜野"的意境。铜乌指代日晷,玉马暗喻津渡,雪影搅乱时光计量,雪光消融水陆界限,此中玄机令王国维击节:"着一'乱'字而境界全出,'销'字更见造化斡旋之力"(《人间词话》未刊稿)。光影交织间,雪已非自然现象,乃时空的诗人。

颈联"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最得叶嘉莹先生称许:"雪迹如白描篆文,暗藏河图洛书之秘;祥轮隐现处,分明是禅家'银碗盛雪'的澄明之境"。尾联忽作转折,以"幽兰不可俪"的孤高,呼应鲍照《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的遗世独立。末句"徒自绕阳春"五字,朱光潜谓其"将雪魂凝定为永恒之春的守望者,较之谢道韫'柳絮因风起'更见哲人风致"。

此诗实乃雪咏中的"璇玑图",八句四十字中,既有"颜延之《白雪诗》的典丽",又得"王荆公'白玉堂前一树梅'的空灵"(启功《论书绝句》)。雪光词采交相辉映,恰如苏东坡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玉壶冰心的文字里,我们照见了天地最初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