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紧的时节,诗人独坐黄昏,看阶前梧叶已染轻霜。天宝年间的长安城,正是聚散无常的所在。那年秋日,王维在灞陵亭为友人设酒饯行,暮色中折柳相赠,却不知此去经年,再会无期。
案头摊开的《李太白集》里还夹着去岁的茱萸,杜甫在夔州写"摇落深知宋玉悲"时,大约也忆起开元全盛日的离别。唐人的送别总在清秋最是断肠——岑参的"胡天八月即飞雪",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皆作于北风初起的驿亭。
诗人执笔的手顿了顿,砚中墨痕似窗外渐浓的夜色。想起汉时东陵侯召平,秦亡后沦为布衣,在青门外种瓜为生。如今这乱世飘零,倒与故侯的际遇暗合。案上烛火摇曳,照见笺纸上新成的诗句:"别后能相忆",墨迹未干处,恰似离人泪痕。
阶下蟋蟀声咽,远处谁家玉笛暗飞。这秋夜的离别,终究比盛唐时多了几分艰险。安史之乱后的岁月里,每一次执手相送,都可能成永诀。诗人将诗笺收入行囊时,长安城的更鼓正敲过三响,满天星斗如散落的棋子,而人间别宴,终要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