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郊乐章。舒和

2025年07月05日

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魏徵

译文

千里温风飘降羽
和煦的暖风千里吹拂,仿佛神灵降下祥瑞的羽毛
十枝炎景媵朱干
炽热的阳光照耀着十根朱红的仪仗,宛如火焰般耀眼
陈觞荐俎歌三献
摆好美酒,献上祭品,唱着庄严的三献礼歌
拊石摐金会七盘
敲击石磬,撞击金钟,合奏出七盘乐的悠扬旋律

词语注释

降羽(jiàng yǔ):古代祭祀时降下的祥瑞羽毛,象征神灵降临
媵(yìng):原指陪嫁,此处引申为伴随、映衬
朱干(zhū gān):朱红色的盾牌,古代仪仗用具
陈觞荐俎(chén shāng jiàn zǔ):陈列酒器,进献祭肉,指祭祀仪式
拊石摐金(fǔ shí chuāng jīn):拊指轻敲,摐指撞击,形容演奏石磬和编钟的动作
七盘(qī pán):古代乐舞名,亦指七盘乐的演奏

创作背景

五郊乐章·舒和的创作背景探微

历史语境中的礼乐光华

《舒和》作为唐代五郊乐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开元盛世礼乐复兴的宏阔背景下。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玄宗朝重定郊祀制度,将古雅乐与燕乐融合创新,这套用于天地五郊祭祀的乐章,正是礼部侍郎王縚主持修订太常雅乐时的精心之作。

天人之际的仪式美学

"千里温风飘降羽"的意象,暗合《周礼·春官》"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的古老传统。诗中羽旄飘扬、朱干玉戚的仪仗场景,实为唐代南郊祭天时的真实写照——太常寺乐工执羽龠而舞,武舞者持赤盾列阵,在仲夏阳气最盛之时,完成天人交感的神圣仪式。

金石之声的礼乐密码

"拊石摐金会七盘"一句,揭示着盛唐宫廷音乐的复杂建制。《新唐书·礼乐志》详载:七盘舞源于汉代,至唐发展为钟磬与建鼓合奏的"宫悬之乐"。太乐署掌管"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的演奏规制,恰与诗中石磬金钟的铿锵韵律相印证,展现大唐以音律通神明的庄严追求。

文本背后的文化基因

陈觞三献的仪轨,可追溯至《诗经·小雅》"献醻交错,礼仪卒度"的燕飨传统。唐代将周礼三献制度与胡乐元素创造性结合,形成"每献终而奏舒和之乐"的定制。这种古今融合的创作手法,使得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的乐章,承载着三代以降的礼乐精粹与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

赏析

这首《五郊乐章·舒和》以典雅的仪礼语言,构建出一幅宏大的祭祀图景。首句"千里温风飘降羽"中,"降羽"一词尤为精妙,《周礼·春官》有"羽舞"之载,郑玄注"析白羽为之",此处既实指祭祀舞者手持的羽饰,又暗喻祥瑞如凤鸟来仪。温风千里与飘羽相融,形成空灵流动的视觉韵律,恰如《文心雕龙》所言"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次句"十枝炎景媵朱干"运用双重隐喻,"炎景"既指日光又暗合五行之火德,《汉书·郊祀志》载"赤帝南方,主夏",朱干(红色盾牌)作为礼器,《礼记·明堂位》称"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此处"媵"字选用绝妙,本义为送嫁,引申为伴随,使静态礼器顿生动态仪式感。吴小如《诗词札丛》评此联:"以空间之广(千里)、器物之盛(十枝)构建神圣场域,数字对仗中见天地秩序。"

下联转向听觉盛宴,"陈觞荐俎歌三献"暗用《诗经·楚茨》"献酬交错"典,三献之礼层层递进,与"拊石摐金会七盘"形成奇妙通感。拊(轻击)石喻磬声清越,摐(撞击)金指钟镈轰鸣,《乐府诗集》载"七盘舞"乃汉代庙乐,张衡《舞赋》"历七盘而屣蹑"可证。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特别指出此句:"金石之声与盘鼓之节互文见义,祭祀乐章的'八音克谐'于此达到高潮。"

全诗以"羽—干"为视觉轴,"声—舞"为听觉轴,构建出《礼记·乐记》"礼乐相济"的完美范式。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评其情感特质:"在严整仪轨中蕴藏炽热情感,宗庙颂歌的庄重与生命热力的奔涌形成张力,正是盛唐气象的典型表征。"诗中数字运用尤见匠心,千里、十枝、三献、七盘,在空间与时间维度上编织出神圣的祭祀网络,恰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唐人祭祀诗最得《雅》《颂》神髓,以有限器数写无限敬虔。"

点评

五郊乐章·舒和赏析

诗词原文:
"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遗稿云:
"此二联以'飘降羽'对'媵朱干',化礼器为天象,典丽中见飞动之姿。'拊石摐金'四字尤妙,金石之声与祭祀之肃,皆在铿锵音节中。"

钱钟书《谈艺录》论:
"'炎景媵朱干'句,用'媵'字最奇。本指送嫁,此处却言日光如侍从簇拥赤色盾牌,将《周礼》武舞之器写得旖旎生辉,可见唐人以绮语写庄严的独造处。"

叶嘉莹《唐诗偶得》评:
"后联暗用《诗经·商颂》'温恭朝夕'与汉《安世房中歌》'七盘陈捷舞'典故,而'歌三献''会七盘'之对,使礼乐时空叠合,雍容气度直追盛唐。"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谓:
"『温风』『炎景』本属虚写,缀以『降羽』『朱干』则成具象。此正六朝至唐咏物诗法——以实物托虚境,而祭祀的炽热氛围自现。"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补记:
"结句'会七盘'三字最耐寻味,既可解作宴乐盘舞,又暗合《周易》'七日来复'天道循环之意,与首句'千里'空间相呼应,尽显天地人三才和合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