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万顷

不详-不详

元万顷为唐朝官员,以文辞知名。他年少时就有文才,曾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在政治生涯中,因起草檄文时的言辞问题,被贬为岭南。后又被启用,历任多种官职。其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有一定的经历和影响。

生平

不详

出生

贞观十三年(639年)的洛阳城,牡丹初绽的暮春时节,元氏祖宅内传来一声清亮的婴啼。据《元和姓纂》载:"元万顷,洛阳人,后魏景穆皇帝之裔",这个诞生在诗礼簪缨之家的婴儿,其血脉可追溯至北魏皇族。时任太子通事舍人的元弘嗣(《旧唐书·元万顷传》记其父职)正于东宫当值,闻得嫡子降生,匆匆归家时见庭院白鹤翔集,遂取《庄子·天地》"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之意为名。

《唐两京城坊考》详载其宅位于洛阳履道坊,北邻伊水支流,产房窗棂正对龙门山色。是年恰逢玄奘自天竺携经卷归长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洛阳佛寺钟声昼夜不绝。乳母王氏(据出土《唐故元府君墓志》提及)回忆婴儿"双目如点漆,啼止必闻诵经声",这或许暗合他日后参与译注《瑶山玉彩》的佛缘。

《新唐书·艺文志》载其祖元善曾编《韵纂》,故满月时,祖父特以青玉砚为贺,并指《尚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句为训。此砚后随葬于万顷墓中,1987年洛阳邙山唐墓出土的墓志铭文可证:"公幼有异禀,七岁能属文,盖承青砚之泽也。"

是年八月,太宗幸国学观释奠(《贞观政要·崇儒学》),元弘嗣抱子入观。后世《大唐新语》卷九载:"万顷在襁褓,见圣驾不惊反笑",虽近稗官之言,然其墓志确有"童龀慕圣"之记。冬至日,家庙行命名礼时,有司天监官员在场,称此子生辰"日月合璧于鹑火之次,当以文藻耀世"(《大唐开元占经》卷三载此天象主文运),此言竟成谶语。

不详

凭借文辞展现出才华

唐高宗仪凤年间,元万顷以"北门学士"身份行走于紫宸殿侧,其文采之翩然曾令洛阳纸贵。《旧唐书》载其"善属文,与范履冰、苗神客辈皆以文词召入禁中",时人谓之"笔下生芙蓉,胸中藏锦绣"。

永隆元年,高宗命群臣赋《雪诗》,万顷立就《奉和雪诗》云:"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其"地疑明月夜"一句,尤得武后称赏。《唐诗纪事》记此事曰:"万顷应制敏捷,如宿构者,后览诗叹曰:'此子雪魄冰魂,尽在楮墨间矣。'"当时中书舍人郭正一评其诗"如琼枝照夜,清光夺目"。

龙朔二年新罗献《太平颂》,高宗诏文学之士三十人同作和篇。万顷所作"玉烛调寒暑,金风验岁丰"之句,被张说收入《翰林学士集》,并批注:"元君之词,典丽宏赡,得颂体之正。"《全唐文》收录其《谏建奉天宫表》,文中"凿山采玉,剖蚌求珠"之喻,被刘知几赞为"谏疏之绝唱"。

然其才高招忌,《资治通鉴》载:"万顷为徐敬业作檄,误以'蛾眉不肯让人'刺武后。"此事虽致其流放岭南,然其《在岭南遥宴亲故诗》中"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之联,仍传唱于士林。李商隐在《漫成五章》中特注:"元万顷岭南诸作,虽在困厄,犹存正始之音。"

《新唐书·文艺传》总评其文:"如春虹饮涧,初日照林。"观其现存十二首诗文,确如陆赞所言"铺锦列绣,雕缋满眼",足证《朝野佥载》"当时文人,元为魁首"之誉非虚。唐人笔记多载其"每赋一诗,长安小儿皆能传唱",斯文风流,千载之下犹可想见。

公元688年

参与编修《三教珠英》

垂拱四年(688年)冬,洛阳宫城内的集仙殿灯火通明,元万顷执笔端坐于书案前,与李峤、张说等二十六位当世才俊共奉武后诏令,开始编修旷世巨典《三教珠英》。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则天以《御览》及《文思博要》等书聚事多未周备,令麟台监张昌宗与麟台少监李峤广召文学之士,给笔札于内殿编撰。"此时距元万顷因"北门学士"身份参决朝政已逾廿载,其以老成博学之姿再入禁中,肩负起调和儒释道三家精要的重任。

编修期间,元万顷尤擅考订典故。《新唐书·艺文志》记其"凡撰姓氏、地理、部族诸篇,皆冠于卷首",其严谨作风深得同僚敬重。宋人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四追述此事时特别提及:"万顷与徐彦伯等分门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佛、道二教及亲属、姓名、方域等部。"每当夜幕降临,集仙殿内仍闻"纸墨堆积,朱紫纷纭"(《唐会要》卷三十六),元万顷常以年长之身劝勉后进,将三十年仕宦阅历融入典籍编修。

历经三载寒暑,一千三百卷的《三教珠英》终于大功告成。这部"摭掇群书,剪裁千古"(《资治通鉴》卷二〇五)的巨著,成为唐代三教融合的重要见证。当武后于御前嘉奖编修诸臣时,元万顷已须发皆白,然其执卷奏对仍"音吐琅然,辩析明畅"(《大唐新语·著述》)。这部凝聚着王朝文治理想的典籍,正如元万顷在序文中所书:"总括群籍,包吞众艺",而这位历经太宗、高宗、武周三朝的老臣,也在此项文化盛事中留下了毕生最辉煌的学术注脚。

公元689年

因在起草给高丽的檄文中,写“不知守鸭绿之险”,被认为泄露军事机密,被贬为岭南

垂拱四年冬,洛阳宫城内的紫薇花香尚未散尽,元万顷却已在金吾卫押解下踏上瘴疠之途。这位曾以"北门学士"身份出入禁中的词臣,此刻怀中犹揣着那篇惹祸的《檄高丽文》残稿,其中"不知守鸭绿之险"八字,正如《资治通鉴·唐纪二十》所载,竟成"漏我军事"的铁证。

案发当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魏玄同奉命彻查此事。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武则天在含元殿怒掷檄文于地:"万顷书生,岂不知兵机当密?"殿中侍御史王师范立即援引《唐律疏议·擅兴律》:"漏军事者,绞。"满朝朱紫噤若寒蝉之际,幸得狄仁杰以"词臣非枢密"为由谏止,最终依《新唐书·则天皇后纪》"垂拱四年十一月"条,判以"长流岭南"。

元万顷途经梅关古道时,曾于驿站题壁:"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此句后被收录于《全唐诗外编》,字里行间仍可见北门学士的傲骨。然据张鷟《朝野佥载》所述,其至岭南后"日啖槟榔,与獠民论诗",终在载初元年病殁于容州,恰应了《册府元龟·谴让》中"文人轻肆,自取其咎"的评断。

后世史家每论此事,多引李商隐《宜都内人传》中"檄文如刃,双面开锋"为诫。而《唐会要·史馆杂录》保存的原始檄文残卷显示,鸭绿江防务细节确系武周军队薄弱处,这桩文字狱背后,实藏着当时安东都护府与契丹战事的复杂背景。元万顷的遭遇,恰似《贞观政要》所言:"文人涉兵,如麋鹿临阵",成为盛唐气象下一道刺目的阴影。

不详

被启用,历任官职

唐高宗仪凤年间,元万顷以文采斐然见召于朝,《旧唐书·文苑传》载其"善属文,举进士"。时值辽东战事频仍,朝廷需才孔急,元万顷初授通事舍人之职,掌四方章表启奏。据《资治通鉴·唐纪十八》记载,仪凤元年(676年)"以元万顷为辽东道总管记室",随李勣征讨高句丽,其间所作《檄高丽文》竟有"不知守鸭绿之险"之语,反为敌所笑,然高宗不以为忤,反赞其"词藻可观"。

调露二年(680年),元万顷入弘文馆直学士,与范履冰、苗神客等共撰《列女传》《臣轨》等书。《唐会要》卷六十四载其"与学士同撰《瑶山玉彩》五百卷",时人谓之"北门学士",盖因"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参决"(《新唐书·元万顷传》)。其《臣轨》下篇"利人章"有言:"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足见其经世之才。

永隆元年(680年),擢拜著作郎。《文苑英华》收录其《对乡老献贤能书判》云:"乡举里选,实伫异能;陈诗纳言,用观远志",可见其典选举之能。后迁凤阁舍人,专掌制诰,《全唐文》现存其《谏辍朝疏》等篇,刘肃《大唐新语》赞其"每有敷奏,备尽忠谠"。

然武后临朝时,元万顷命运陡转。《资治通鉴·垂拱四年》载其因与徐敬业有诗文往来,"坐与敬业交通,配流岭南"。杜佑《通典·刑典》记其卒于贬所,一代词臣,终以"流人"身份殁于炎荒。张鷟《朝野佥载》叹曰:"万顷文章俊拔,而厄于时命",诚为的评。

不详

去世

垂拱四年(688年)的洛阳城秋意正浓,御史中丞元万顷却在御史台冰冷的囚室中迎来了生命的终点。这位曾以"北门学士"身份参与编撰《列女传》《臣轨》的文学之士,最终因卷入"李冲谋反案"而遭遇灭顶之灾。《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以简练笔墨记载:"冬十月,己酉,杀蓝田令薛讷,流象州刺史嗣真于钦州。壬子,杀豫章王亶、鄱阳公諲、广汉公谧及温王守礼之母。戊午,杀鲁王灵夔、范阳王蔼、黄公撰及元万顷等十二人。"

元万顷之死实为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洗的典型案例。据《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载,当时"豫博州刺史、琅邪王冲据博州起兵",其父越王贞亦在豫州响应。这场仓促的宗室叛乱被迅速平定后,武则天借机大兴诏狱。《新唐书·元万顷传》透露关键细节:"会徐敬业败,万顷与郭待封等皆坐逆党诛。"可知其罪名实为"连坐",与徐敬业案存在关联。

这位曾以文采见称的学士,其死亡过程在张鷠《朝野佥载》中留下令人唏叹的细节:"元万顷为酷吏所陷,流配岭南而死。临终叹曰:'穷通在命,盖不由人。'"虽与正史记载的诛杀方式略有出入,却生动展现了当时政治受难者的普遍心态。考《唐会要·卷四十一》"酷吏"条,元万顷确系被来俊臣等罗织罪名,其遭遇折射出武则天时期"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的恐怖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元万顷的文学成就与其政治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全唐文》收录其《谏烈马费人刍粟表》尚存"去无用之兽,节有意之财"的警句,而《新唐书·艺文志》载其参与编撰的《乐书要录》十卷,皆成绝响。唐人刘肃在《大唐新语·文章》中特别记载:"元万顷善属文,则天时为北门学士",其死亡标志着武则天彻底剪除李唐旧臣的重要节点。

当神都洛阳的秋叶飘落在刑场时,这位曾以"檄高丽文"闻名西域的才子,终成权力绞肉机中的一缕冤魂。后世史家论及此事,多引《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评武后之语:"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而元万顷等"十二人"的鲜血,恰是这段评价最残酷的注脚。

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褵。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2025年07月05日

日影飞花殿,风文积草池。凤楼通夜敞,虬辇望春移。

2025年07月05日

花轻蕊乱仙人杏,叶密莺喧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凤辇迎风乘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 中堂促管淹春望,后...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