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人日玩雪应制》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某个正月初七,长安城琼英纷坠。大明宫檐角垂挂冰箸,太液池畔的梅枝裹着素纨。玄宗于紫宸殿召集群臣,殿角金炉吐着瑞脑的青烟,阶前扫雪宫娥的环佩在寒气中叮咚。
彼时张说执掌文学之任,见窗外雪霰与殿中烛火交辉,琉璃世界映着黼黻文章。圣人命群臣以"人日飞雪"为题应制,张九龄正拈须构思,忽闻檐马被北风惊动。这位岭南出身的诗人,想起故乡未曾见过的六出奇花,却在长安的玉墀前,见得最盛大的天家气象。
金泥小笺传递间,张说见九龄笔下"承金镜"三字,会意颔首——这既是实写殿角承露盘上的积雪反光,又暗合玄宗生辰在八月初五的镜喻。而"奉玉衣"之句,既状飞雪落于御袍的实景,又暗藏《洛神赋》"曳雾绡之轻裾"的典故。应制诗的精妙,正在这似雪般晶莹的双关里。
这场人日雅集后,长安又落了三天雪。集贤院的学士们将诗作誊录在青绫帙中,其中九龄此篇因"得君臣相得之趣",被朱笔圈为前三甲。千年后我们犹能从"芳风摇荡"四字里,听见开元盛世碎琼乱玉的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