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驾幸韦嗣立山庄,君臣同游,共赏山水之乐。韦嗣立乃当时名臣,虽居尚书之位,却怀隐逸之志,其山庄位于终南山麓,清幽绝俗,恰似晋人风流。玄宗有感于此,遂作《幸韦嗣立山庄》诗,群臣奉和,此篇即为其中之一。
诗中"非吏非隐晋尚书"一句,暗用晋人山涛典故。山涛虽居吏部尚书之职,却向往隐逸生活,韦嗣立与之相似,身在庙堂,心系林泉。"一丘一壑"出自《世说新语》,喻指隐士所居,此处形容韦氏山庄虽简朴,却得帝王亲临,荣耀非常。
"天藻缘情两曜合"中,"天藻"指帝王诗作,"两曜"喻日月,暗喻君臣相得,如日月同辉。"山卮献寿万年馀"则既写实景——以山中酒器祝寿,又暗含对大唐盛世永续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应制酬唱中不失清雅,展现了盛唐文人将庙堂气象与山水情怀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