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园置酒》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诗人独坐故园,新醅初熟,而镜中鬓发已染秋霜。此情此景,令其提笔写下这首浸透人生况味的五言诗。诗中"千日醉"典出《博物志》载刘玄石饮千日酒而长醉的传说,暗喻对乱世愁绪的短暂逃离;"百年忧"则化用《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道尽中唐文人面对藩镇割据、朝纲不振的集体焦虑。
颔联"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暗合杜甫"访旧半为鬼"之悲,安史之乱后的凋敝景象跃然纸上。灯灭月留之喻,既承袭南朝乐府"人生如烛风前泪"的意象传统,又暗含对永贞革新失败后政治理想的幻灭感。尾联突然转入对周公、孔子的议论——周公用世而卒卒劳碌,孔子济世却栖栖遑遑,这种对儒家典范的解构,与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异曲同工,折射出中唐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深刻矛盾。
考此诗当作于元和年间,时诗人历经贬谪重返长安,见旧宅荒芜、故交零落,遂以遨游为解。全诗在个人生命体验中交织着时代投影,酒樽前的独白里,回荡着整个士人阶层对盛唐余晖的集体追忆与无奈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