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解冻的时节,长安城外的终南山麓尚余几分料峭。诗人王绩踏着隋末唐初的乱世尘埃归隐于此,在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的乡野间,将魏晋风度化入初唐的晨曦。史载其"躬耕东皋",却在这首《春日行歌》中,我们看见阮籍式的酒瓮与嵇康般的琴韵,正随着山梅的落瓣轻轻苏醒。
野老门前的梅枝沾着前朝未消的雪色,而新酿的春酒已在陶瓮里泛起建安年间的涟漪。彼时酒肆青旗犹唱汉乐府遗音,诗人却以五言绝句的崭新格律,将六朝游仙诗的绮思碾作更简淡的墨痕。春台一词暗藏《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而醉卧明月的姿态,分明是向鲍照《代朗月行》中的"酒酣气益振"遥遥致意。
天台山的云霞在诗尾倏然绽放,这不仅是孙绰《游天台山赋》的余响,更藏着初唐文人特有的精神图景——当隋炀帝的龙舟沉没在历史的运河里,新朝士人正试图用道教的仙境缝合破碎的山河记忆。落梅与酒瓮构成的田园,恰是盛唐气象到来前,最清冽的一滴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