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垂拱元年(685年)元日,卢照邻于蜀中锦江之畔的草堂独酌。时值武周代唐前夕,朝堂风云诡谲,诗人因"横事被拘"案牵连,结束了九品县尉的微职,以"外臣"身份隐于巴山蜀水间。
是日晨光初绽,邻家童子捧着椒柏酒踏雪而来,诗人忽忆及长安元日盛景——朱雀大街上金吾弛禁,教坊女子以红梅簪鬓,彻夜《苏合香》之舞不绝。而今眼前惟见蜀地早春:蓂草新芽破开残雪,武担山下的野径已隐隐透出青痕。
诗人取龟甲灼之,得"明夷"卦象,火光中恍见当年在邓王府上作《长安古意》的意气。忽闻隔篱老农击瓮而歌《岁酒曲》,方觉大唐春色原不在庙堂金阶,正在这柴门外的物候新篇里。遂以竹枝蘸墨,于桃符背面题下此诗,笔锋转折处犹带《诗经·豳风》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