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玄武二首创作背景
暮色浸染长安城的飞檐时,玄武门的砖石正泛着贞观年间的寒光。张说提笔写下这组五律时,大唐的秋夜弥漫着特殊的政治气息——此处"玄武"当指玄武门官署,而非引发喋血之变的宫门,但字里行间仍游动着初唐特有的警觉与沉思。
第一首"方池开晓色"的澄明之境,暗合诗人担任凤阁舍人时的处境。监察御史的职责如方池映月,须明察秋毫;而"千里兴"与"一弦琴"的对仗,恰似这位开元名相早年仕途的写照:既怀驰骋疆场之志(时突厥屡犯边境),又不得不斡旋于朝堂的孤弦清音。史载张说此期多值宿禁中,玄武门内的更漏声常与案牍相伴。
次首"北风柳"与"南溟禽"的意象碰撞,泄露了武周王朝落幕后的余波。当时张说因不附太平公主遭贬,后虽召回却仍如惊弓之禽。所谓"累宿恩方重",实为对玄宗铲除太平党羽后政局的反刍——那些值宿玄武门的深夜,窗外北风摇落的何止柳叶,更是前朝残存的野心。而"穷秋叹不深"的克制,恰是经历过神龙政变、景云之变的诗人特有的含蓄,如同玄武门砖缝里倔强生长的秋草,在史册的夹页中留下清峻的暗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