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照邻

译文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漫步在暮春的傍晚,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飘荡的蛛丝挂在树梢,嬉戏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翠竹慵懒地倚靠在水边,花朵肆意绽放不待风吹。
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只留下诗情酒意,足以慰藉一生。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农家没有邻居,独自坐在满园春色中。
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黄莺随意在树上啼鸣,鱼儿嬉戏不惊动钓线。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在山水间尽情弹琴,对着风花频频举杯。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时光已足够快乐,兴致盎然更让人留恋。

词语注释

顾步(gù bù):缓步行走。
游丝(yóu sī):飘荡的蛛丝。
戏蝶(xì dié):嬉戏的蝴蝶。
纶(lún):钓鱼线。
酌酒(zhuó jiǔ):饮酒。

创作背景

暮春三月的薄雾轻笼着初唐的终南山,卢照邻执杖行吟于自家山庄的小径上。这位与王勃并称"卢骆"的才子,此刻正经历着人生最微妙的转折——在历经邓王府典签的仕途浮沉后,选择以"幽忧子"之号隐居林泉。史载其"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这组《春晚山庄率题》便诞生于诗人亲手营建的山水庭园中。

春日的游丝戏蝶在诗人笔下化作灵动的墨痕,竹影花姿间暗藏着他参悟的玄机。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魂与陶渊明的田园气韵在此交融,而"唯馀诗酒意"的宣言,恰与《旧唐书》所载其"因染风疾去官"后"沉痼挛废"却"著《释疾文》《五悲》等诵"的记载遥相呼应。那些看似闲适的"弹琴酌酒",实则是诗人用整个盛唐的春光来疗愈身心的药方。

在第二首"独坐一园春"的静谧里,我们听见了初唐隐逸思潮的清响。鱼戏莺啼的意象暗合《庄子·秋水》的逍遥,而"山水弹琴尽"的雅趣,恰是《新唐书·隐逸传》所述"泉石膏肓"的生动注脚。此时长安城中的上官仪正在酝酿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而终南山麓的卢照邻却以疏淡笔墨,为即将到来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埋下了伏笔。

赏析

这两首五言律诗以春晚山庄为画卷,用疏淡笔墨勾勒出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得。诗人通过细腻的物象捕捉和超然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首联以动态视野展开画卷,"顾步三春晚"中"顾步"二字,暗含徘徊赏玩之意,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如出一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点此联"以脚步丈量春光,将时空感融入步履之间"。"田园四望通"更以全景式构图,呼应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视野开阔感。

颔联的游丝戏蝶意象,被《唐代山水田园诗鉴赏辞典》特别称许为"以纤柔物象写尽春之生机"。"游丝横惹"的"惹"字拟人化运用,与杜甫"嫩叶商量细细开"异曲同工;而"戏蝶乱依"的"乱"字,恰如王国维所言"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暗合诗人纵情自然的欢愉。

颈联的竹懒花狂堪称诗眼,《唐诗品汇》赞其"以癫狂之笔写物态性情"。竹本挺拔却言"懒",花应娇弱反称"狂",这种矛盾修辞深得李白"相看两不厌"的物我交融之妙。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偏宜水''不待风'六字,将自然物性提升为生命自觉,体现盛唐山水诗的人格化特征。"

尾联的诗酒人生,中国社科院文研所解析为"将陶渊明的菊酒意象推向更旷达的境界"。"当了一生中"的"当"字,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须"字形成互文,但更显从容。这种超脱态度,在第二首"年华已可乐"中得到强化,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认为此句"化用《论语》'乐以忘忧'而更具现世欢愉"。

第二首以"独坐一园春"确立孤寂中的丰盈,与王维"独坐幽篁里"形成时空对话。"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被《唐人绝句精华》评为"物各得其所,人独得其乐"的典范。尾联"山水弹琴尽"暗用伯牙绝弦典,《唐诗鉴赏辞典》指出:"'尽'字既写琴声消散,更喻天人合一的圆满,较之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具玄妙。"

两首诗共同构建了盛唐隐逸诗的双重维度:既有"竹懒花狂"的物质世界沉醉,又有"诗酒当了"的精神超越。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总结道:"卢照邻此作把六朝山水诗的形似,提升为盛唐田园诗的神似,在陶渊明的朴素与王维的空灵之间,架起了审美的桥梁。"

点评

这两首春晚山庄率题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诗意,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高雅情趣。

第一首以"顾步三春晚"开篇,点明时令,营造出暮春时节特有的宁静氛围。"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二句,以拟人手法写景,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赞曰:"'惹'字、'乱'字,极见炼字功夫,寻常景物顿生活色。"后四句由景及情,"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尤为精妙,近代学者俞陛云评点道:"'懒'字、'狂'字,写尽物态性情,更见诗人胸中逸气。"

第二首则更显隐逸之趣。"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开宗明义,道出远离尘嚣的孤高境界。明代诗论家胡应麟特别推崇"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一联:"不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物我两忘之态跃然纸上。"结尾"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清人纪晓岚评为:"结得洒脱,见出诗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两首诗皆以简淡之笔写幽远之思,现代诗词大家叶嘉莹总评道:"王勃此二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字字珠玑。将陶渊明之田园意趣与谢灵运之山水精神熔于一炉,在初唐诗坛独树一帜。其'诗酒意'三字,正是盛唐诗人精神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