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染葮川时,一叶孤舟正剪开春江的绸缎。诗人王绩解缆横舟于青石岸畔,橹声惊碎水面鎏金的晚霞,恍若置身《楚辞》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的亘古画面。
考《王无功文集》可知,此诗作于隋末唐初的动荡年月。彼时诗人辞去六合县丞之职,仿效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河汾之间。葮川的粼粼波光里,倒映着洛阳城阙倾颓的烽烟,而舟中人的青箬笠上,却沾满晋地山桃的落英。
"山暝行人断"五字,暗藏阮籍《咏怀》"行人断消息"的典故。昔年嵇康临刑东市,广陵散绝;今日诗人独泛寒江,琴书自随。那"迢迢"二字非指空间之远,实是时间深处的回响——陶弘景"岭上多白云"的孤高,谢朓"余霞散成绮"的明净,都在桨声灯影里次第苏醒。
舟尾拖曳的涟漪,恰似展开的竹简。王绩以舟为笔,以水为纸,在隋唐易代的血色黄昏中,写下一行属于隐者的洁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