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长安城垣染上最后一缕金晖时,王维正于琴堂檐下轻拂尘埃。天宝年间的风穿过松径,将他的青衫与书阁竹简一同拂动——这是比部员外郎杨某赠诗后,那位"诗佛"以五律写就的回应。
开元盛世余韵未消,朝堂却已暗涌着李林甫专权的寒流。时任库部郎中的王维,在"鸣琴候月弹"的闲雅里,藏着对武周时期"桃源迷汉姓"的隐忧。秦官松径的典故,悄然指向汉末避世之地的隐喻,那松枝上凝结的,何尝不是张九龄被贬后文人普遍的霜露?
终南山色在诗句中洇开青黛,"空谷归人少"的意境,恰似他辋川别业"行到水穷处"的复调。而"青山背日寒"五字,竟暗合天宝三载(744年)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的旧事——彼时离杨比部赠诗之时,不过数年光景。
云端的栖隐之羡,终究化作摩诘笔下永恒的仕隐悖论。这首酬答之作的墨迹未干,历史已为盛唐文人准备好渔阳鼙鼓的注脚。唯有琴堂书阁间的唱和,仍悬在唐诗的星空中,如月下松涛般清冷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