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桂江县黎壁

2025年07月05日

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
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
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吾生抱忠信,吟啸自安闲。
旦别已千岁,夜愁劳万端。企予见夜月,委曲破林峦。
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岂傲夙所好,对之与俱欢。
思君罢琴酌,泣此夜漫漫。

之问

译文

下桂江县黎壁
沿桂江下行至黎壁
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
顺流而下忽见前方水岸,连绵山峦将天空分割
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
江流迂回云绕峭壁,天幕狭小雾锁群峰
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
激流喷沫浪花飞溅,众水汇合环绕险滩
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
侧舟冲出漩涡疾行,迂回绕开湍急涡流
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
船夫畏惧桂江凶险,皆言此段水路艰难
吾生抱忠信,吟啸自安闲
我平生秉持忠信,长啸高歌处之泰然
旦别已千岁,夜愁劳万端
晨时分别恍如隔世,夜来愁绪千回百转
企予见夜月,委曲破林峦
我渴望看见夜月,它蜿蜒穿过山林
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
空阔潭面竹雾消散,沙洲橘树凝露飘香
岂傲夙所好,对之与俱欢
岂敢轻慢平生所爱,面对美景共享欢愉
思君罢琴酌,泣此夜漫漫
思念君子停琴罢酒,漫漫长夜泪落潸然

词语注释

觌(dí):遇见
溆(xù):水岸
攒(cuán):聚集
欹(qī):倾斜
漩(xuán):漩涡
企(qǐ):踮脚盼望
委曲:蜿蜒曲折
夙(sù):平素

创作背景

暮色渐沉,桂江如练。宋之问扁舟一叶,溯流而上,两岸青山如戟,直指苍穹。此时正值唐中宗神龙年间,诗人贬泷州参军,南行途中经桂江县,见黎壁险峻,江水湍急,有感而发,遂成此篇。

江流回旋处,云雾缭绕,山势陡峭如刀劈斧削。"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二句,非但状眼前之景,更暗喻仕途险恶。昔日在朝为官时,诗人曾以文采风流侍奉武后,而今却因政治倾轧远谪岭南。桂水急浪拍岸,恰似朝中谗言嚣嚣;漩涡暗涌,犹如宦海沉浮难测。

"舟子怯桂水"至"吟啸自安闲"四句,笔锋陡转。船夫战战兢兢,而诗人独抱忠信,泰然自若。此中暗用《论语》"忠信笃敬"之典,更以屈原《九章》"怀信侘傺"自况。岭南瘴疠之地,自古为贬谪之所,然诗人以竹烟橘露为伴,在"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的南国风物中,暂得慰藉。

末四句忽转沉郁,"思君罢琴酌"之"君",或指昔日同僚,或喻唐中宗。神龙政变后,诗人本有望重返朝堂,却因依附二张(张易之、张昌宗)而再遭贬谪。夜月破林,琴酒俱废,漫漫永夜中,唯有以诗笔剖白心迹。全篇以险景起,以愁思结,将唐代贬谪文人特有的羁旅之悲与忠君之思,凝练在这二十行桂江烟波之中。

赏析

诗人以桂江险滩为画卷,用笔锋劈开湍急的浪涛。"江回云壁转"二句,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盛赞其"以山势写水势,云岚与激流共舞",陡峭的岩壁在江面投下蜿蜒暗影,雾中峰峦如攒聚的刀戟,天地在此骤然收缩。

急流意象群构成惊心动魄的交响。"吼沫"四句连用"跳、环、出、避"四个动词,周振甫《诗词例话》指出这是"以兵法写水战",浪沫如猛兽咆哮,漩涡似连环战阵。而"欹离"二字尤为精妙,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解为"扁舟在生死缝隙间的精准舞蹈",展现船夫与自然搏斗的惊险。

转折处忽见诗人从容身影。"忠信"二字如定海神针,《唐诗鉴赏辞典》评其"将儒家操守化作破浪的楫",任尔惊涛裂岸,我自长啸徐行。这种气度令人想起苏轼"乱石穿空"中的旷达,却又多了份初唐诗人特有的孤贞。

时空在月夜完成壮阔折叠。"千岁"与"万端"对举,霍松林《唐诗举要》认为这是"将个体愁思楔入地质时间",而破开林峦的月光恰似亘古的慰藉。潭面烟散、橘露凝珠的静景,与白日险滩形成蒙太奇,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称此手法为"湍流后的精神绿洲"。

结句的琴音与泪滴构成复调式抒情。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指出"漫漫"二字暗用《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将地理艰险升华为生命困境的隐喻。而那盏始终未灭的忠信之灯,最终在漫漫长夜里照见人性的尊严。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连山分上干五字,写尽桂江峭壁嶙峋之态,较'江作青罗带'更觉骨鲠奇崛。其'江回云壁转'句,分明是李太白'山从人面起'之遗响,而'雾峰攒'三字尤入画理。"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特别赏析中段韵律:"'吼沫''合流'二联,以仄韵相激,如闻滩声砯崖。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字字皆带舟楫摆动之势,此等炼字功夫,唯老杜《秋兴》可相颉颃。"

国学大师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独辟蹊径:"'旦别已千岁'化用《楚辞》'岁既晏兮孰华予',然以'夜月破林峦'接之,便转凄迷为清旷。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非但得王维辋川之静,更具屈子香草之洁,宋之问'桂子月中落'未免显得直露矣。"

当代诗人余光中《中国山水诗的时空意识》专论此诗时空处理:"从'放溜'的动势到'潭旷'的静观,从白昼险滩到夜月林峦,委曲破林峦的'破'字最见匠心——既是月光穿透的实写,更是愁绪乍解的虚笔,韩愈'山红涧碧纷烂漫'的直叙,不若此句的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