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宫墙内,新绘的丹青犹带松烟气息。省中画师以吴道子笔意勾勒的这双白鹤,雪羽朱冠,昂首立于粉壁之上,似要破壁而出。时值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拜相未久,中书省廊庑间新饰的壁画,恰成为盛唐气象的微妙注脚。
画中鹤的昂藏之姿,暗合着宰相胸中丘壑。九龄常于政事堂理罢奏章,独对壁画沉吟。岭南出身的他,比旁人更懂禽鸟的孤高——那鹤足胫的弧度,分明是曲江畔白鹤潭的遗韵。史载九龄"每见朝会,举止谡谡如鹤",画师或许正是捕捉了这般神采。
"鶱飞竟不去"的深意,藏在开元中期的政治风云里。彼时玄宗渐疏谏臣,九龄却如鹤立鸡群,屡谏安禄山不可赦、牛仙客不可相。壁画完成的第三年,他终被贬荆州,鹤影空留省壁。后世方悟,这"恋恩波"三字,原是诗人对明君的最后期待,如同白鹤眷恋着曾照影的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