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宋之问的宅第成为文人雅集之地。时宁原悌以谏议大夫身份奉使荆楚,途经此地,宋之问设宴饯别,遂有此作。
宅第渊源可追溯至南朝梁代,庾信曾居此"诛茅"结庐。此地踞楚地要冲,北望汉水,南接潇湘,自古为"三秀"灵芝所生之处。诗中"汉臣绛节"暗指宁原悌持节南巡的使臣身份,"荆牧金铙"则描绘楚地官员鸣铙相迎的盛况。
宴席间,宜城美酒倾注金尊,曲沃匏笙奏响雅乐。时值清秋,荷擎玉露,柳曳风梢,骤雨初歇后的阳台云雾,恰似越鸟南飞时掠过的水墨长天。诗人以"越鸟巢"喻指宁原悌将赴的南方疆域,寄托着对友人如候鸟守信般恪尽王事的期许。
此诗熔铸地理掌故与使节仪制,"绛节金铙"对仗工稳,"露荷风柳"意象清绝,在盛唐送别诗中独树一帜。宋之问将个人情谊融入王朝政治叙事,展现开元盛世文人与官僚身份交融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