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宋之问随武则天登封嵩山,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帝王巡游图卷。诗中"帐殿郁崔嵬"二句,吴小如先生评曰:"以仙游喻天子之行,既显尊崇又不失飘逸"(《唐诗鉴赏辞典》)。那高耸的帐殿与缥缈的仙气相融,在虚实交错间奠定全诗雄浑基调。
"晓云连幕卷"一联最见炼字之功。傅璇琮先生特别赞赏此联:"云霞似与帐幕共生,夜火恰同星斗辉映,将自然天象与人间盛况完美糅合"(《唐代诗人丛考》)。晨光中翻卷的云霞化作流动的帷幕,夜幕下篝火与星河共舞,时空在此刻产生奇妙的叠印。
中二联的视听交响尤具匠心。"谷暗千旗出"以色彩构图,程千帆先生解析道:"'暗'字既写山谷幽深,又衬旌旗明艳,如见仪仗自水墨底色中跃出"(《古诗今选》)。而"山鸣万乘来"句,袁行霈先生指出:"化用《诗经》'万邦之屏'典,借山谷回响暗喻天子威仪震动山川"(《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尾联的自谦之语暗含双重意蕴。莫砺锋教授认为:"'终乏掞天才'表面是才力不逮的谦辞,实则通过对比扈从见闻的壮阔与个人表达的局限,反向烘托出盛世气象的难以描摹"(《唐诗宋词十五讲》)。这种含蓄的赞叹,恰是唐代应制诗的精妙处。
全诗在空间经营上极具层次,近藤元粹《笺注唐诗选》评其:"自帐殿至星云,由千旗及万乘,视野由近推远复归于自身,构成完整的艺术闭环。"而诗中"郁""杂""暗""鸣"等字眼的精心锤炼,使静止的画面充满动态韵律,彰显出初唐诗歌由六朝绮丽向盛唐气象过渡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