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钱起独坐长安寓所,见故人赠予的白鹇在笼中振羽,忽忆天宝旧事。昔年供奉翰林时,太白曾作《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以"白鹇白如锦"赞其皎洁,今自己手中这羽吴溪珍禽,却似盛唐风华最后的遗韵。
窗外新柳拂过朱雀大街的残阳,案头绿绮琴尾的焦痕犹在——那是峄山桐木历经雷火的印记。安史乱后,文人多以琴鹤明志,此琴此鸟,恰成绝妙对仗。麒麟阁的墨香尚未散尽,幼子已在阶前嬉戏,恍若开元年间,王维在辋川别业观"漠漠水田飞白鹭"的闲适。
然时移世易,白鹇洁白的羽毛映着晚霞,竟似马嵬坡上零落的梨花。钱起抚过玉徽,忽悟"物性不可违"之理。当年宋之问在越州见"白鹇飞绕闲庭际",尚能囚以金笼;而今山河破碎,何如学陶潜"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开笼刹那,六翮划破长空的弧线,恰似杜甫笔下"天地一沙鸥"的苍茫。
(注:文中融合了以下史实与文学意象:
1. 钱起大历年间任翰林学士的仕宦背景
2. 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的咏鸟传统
3. 安史之乱后文人以琴鹤明志的风尚
4. 王维辋川诗中的隐逸情怀
5. 宋之问《放白鹇篇》的囚鸟情节
6. 陶渊明、杜甫诗中的自由意象
7. 唐代峄山桐制琴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