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永昌年间,宋之问贬谪越州,登临称心寺时,江雾未散而晨钟已动。这位曾以"近乡情更怯"名动天下的诗人,此刻在飞檐斗拱间寻得片刻安宁。
木鱼声里,他想起慧远法师在庐山结白莲社的旧事——"三隐"之典正出自东晋高僧慧永、慧持与刘遗民的林下风致。檐角铜铃轻响时,禅房窗棂将晨曦裁成金沙般的细线,恍若《华严经》中"宝叶成帷,香云为盖"的妙境。诗人解下鱼袋,任潮声与梵呗交织成韵。
忽见江渚有舟子收网,惊起一行白鹭。这景象令他顿悟船子和尚"钓尽江波,金鳞始遇"的禅机,笔下遂有"乘杯弃船"之思。当年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此刻化作砚池里荡漾的墨痕。远处鉴湖的波光,恰似智顗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所述"月轮相"的圆融境界。
诗人抚过经幢上斑驳的刻字,忽然懂得慧能"菩提本无树"的偈子真意。案头宣纸渐干,墨迹中可见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笔意,亦暗合支道林"即色游玄"的玄理。当暮鼓响起时,那句"天地齐年"已不是方士安期生的长生梦,而是刹那即永恒的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