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岭南烟雨初收,我踏着苔痕斑驳的石径,步入韶州广界寺的山门。这座始建于南梁的古刹,在盛唐的香火中愈发庄严,檐角铜铃随风轻响,仿佛还回荡着六祖惠能当年在此弘法的梵音。
山雾缭绕处,朱红的影殿依丹崖而筑,金身佛像在缭绕的沉香里若隐若现。忽见一只衔着菩提子的异鸟掠过飞檐,恰似《酉阳杂俎》所载"迦陵频伽鸟",翅尖抖落的雨珠,在布满《法华经》偈语的石阶上溅起空花。这让我想起宋之问《游法华寺》中"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的禅境。
雨后初晴,七级浮屠的宝铎染着新阳,将光影投在放生池微澜的水面。池底金沙原是信众供奉的佛前金箔,经年累月竟沉淀成璀璨的河床。暮鼓声中,忽悟末句"三车"之喻——羊车、鹿车、牛车正对应《法华经》中三乘教法,当年智者大师在此开坛讲经时,想必也是这般以俗世之物,点化众生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