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登逍遥楼》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年),诗人宋之问因依附张易之兄弟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此诗当作于南贬途中经桂州(今桂林)时。逍遥楼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位于桂州城东,据《桂林风土记》载,其"俯临漓水,遥对尧山",为当时岭南著名的登览胜地。
创作情境
诗人独倚朱栏,见漓江(即诗中"绿水")如青罗带般蜿蜒于喀斯特峰林之间。云雾缭绕中,北望长安不见,唯见衡阳雁回峰隐现天际。古有雁足传书之说,然《汉书·苏武传》典在此反用——贬所远在衡阳以南二千里,连鸿雁亦不能至。
情感内核
诗中"泓澄"二字既状漓水之清透,又暗喻泪眼朦胧;"云雾"既是实写桂州烟瘴之气,又象征政治迷雾。末句化用庾信"愿寄言于三鸟,离群而独处"之意,将贬谪之悲、思乡之切、前途之惘,尽系于这永远无法抵达的雁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