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暮春的驿道上,马蹄声碎,卷起淡淡烟尘。宋之问勒马回望,江畔柳色已染新绿,方惊觉寒食将至。这位曾以"近乡情更怯"惊艳诗坛的诗人,此刻正以逐臣身份贬谪泷州,途经黄梅临江驿时,将满腹愁绪凝成此诗。
历史的阴云笼罩着长安。武则天执政后期,张易之兄弟把持朝政,宋之问因依附权贵,在神龙政变后与崔融同遭贬谪。崔融作为"文章四友"之一,与诗人有着深厚文谊,此刻却各自漂泊——一个在南海之滨,一个在潇湘路上。驿亭外细雨迷蒙,诗人北望洛阳,朝堂上明主更迭的纷争犹在眼前,而故园杨柳应已抽出新枝。
诗中"北极""南溟"的强烈空间对照,暗合着初唐宫廷诗人特有的政治敏感。寒食禁火的传统更添凄凉,那望不见的洛阳人,既是隔世知己崔融,亦是诗人曾经辉煌的翰林生涯。柳条新绿年年如约而至,而诗人的政治春天,却永远留在了则天朝紫薇花开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