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的金阙丹墀之上,开元盛世的韶光正流转如歌。彼时唐玄宗李隆基方当壮年,这位精通音律的帝王,在政务之暇常于梨园教习法曲,更于禁苑开辟球场,将胡风马球与中原雅乐熔铸一炉。据《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而《资治通鉴》亦记其"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
诗人奉诏侍宴梨园亭时,正值禁苑春深。御沟畔的柳烟尚带着昨夜雨露,翡翠楼头的牡丹已堆砌成九霞帐。马球场上金鞍交错,宝杖击鞠之声如雷鼓动地;而亭台间觥筹交错,仙管凤箫之音又似云外天籁。这种独特的盛世图景,恰如《杨太真外传》所描绘的"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继以鼓吹胡乐、教坊杂戏"的华宴场景。
诗中的"宝杯承露"暗合汉武金茎承露的典故,将玄宗朝的文治武功比于汉鼎盛之时;而"仙管风流"四字,则道尽了这个既崇尚清雅乐府又痴迷胡旋舞的时代气质。末句"皇恩不可酬"非徒应制套语,实是诗人在马球场的烟尘与梨园笙歌间,真切触摸到了那个沸腾着胡汉精魂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