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三年秋,霜风渐紧的时节,一叶孤舟正溯汉水而上。船头青衫磊落的诗人,正是三十四岁的储光羲。他新擢进士第,却意外外放安州应城县尉,此刻赴任途中的桨声里,浸透着盛唐士人特有的苍茫。
汉水烟波揉碎斜阳时,他想起三年前洛阳城里与故人的对酌。那时新科及第的琼林宴上,他们曾以"胡马依北风"的典故互勉,约定如曹植《白马篇》所言"捐躯赴国难"。而今楚地猿啼穿透薄暮,竟比陇西羌笛更催人肠断——这分明是宋玉《九辩》中"萧瑟兮草木摇落"的楚声。
官船每过一处驿站,木叶脱尽的沙沙声便添一分。应城县尉虽是九品微职,却要负责追捕盗贼、督收赋税,与诗人"耻从侠烈游"的初衷相悖。案牍劳形的忧虑与"岁晏无斗粟"的民生疾苦,在他胸中交织成《诗经·小雅》"维昔之富不如时"的叹息。秋风掠过他新生的白发,恍惚间已见范晔《后汉书》里"年未四十而发苍苍"的冯唐。
夜泊芦苇荡时,橹声惊起寒雁。他忽然读懂当年曹丕《燕歌行》里"慊慊思归恋故乡"的深意——不是怯懦,而是对生命如《离骚》"老冉冉其将至"的惕厉。壮年赴任本该意气风发,他却从汉水倒影里,看见了自己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重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