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大唐盛世如锦绣铺陈,洛阳城中天津桥畔的东旬宴,恰是这盛世风华的一抹缩影。张说此诗《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便诞生于这般金粉浮动的场景中。彼时帝王赐宴频仍,群臣沐恩而歌,诗中"赐恩频若此"之句,暗合《旧唐书》所载玄宗"每岁赐宴曲江,群臣赋诗应制"的盛况。
天津桥横跨洛水,诗人以"清洛象天河"起笔,将人间流水比作天上银河,既暗喻皇恩浩荡如天河水倾,又勾连《三辅黄图》中"渭水贯都,以象天河"的帝都气象。春末的宴席上,"泉鲔跃""林莺歌"的鲜活意象,恰是《开元天宝遗事》所记"长安春时,盛于游赏"的生动注脚。而"醉里歌"三字,更透露出盛唐文人沉醉于盛世欢宴的集体心象。
此诗以"得歌字韵"的应制形式,在工整的格律中藏精巧匠心。张说作为"燕许大手笔",将宫廷宴饮的富丽转化为文字的珠玑,既不失应制诗的庄雅,又通过"为乐奈人何"的微妙感叹,隐约透露出盛世欢宴背后的淡淡忧思,恰如《明皇杂录》所载"当时词客,虽歌颂太平,亦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