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2025年07月05日

孟月摄提贞,乘时我后征。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

九龄

译文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奉和皇帝之命清晨登太行山有感而发
孟月摄提贞,乘时我后征。
初春时节吉星高照,我随皇帝出征正当时。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清晨严整队伍翻越曲折山路,傍晚告诫六军谨慎前行。
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
太阳神驾车驰骋天路中央,风伯扫荡寰宇万里晴空。
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
戈矛兵器从林梢显现,铠甲在雪地熠熠生辉。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
万物期盼圣君巡幸,高山深谷承载圣心。
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随行如古代七圣贤列队,百神恭候盼望圣驾光临。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
云霞气象犹带欢欣,草木沐浴恩泽更显茂盛。
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
当年之罘山欢呼万岁声,今日在此再度响彻云霄。

词语注释

摄提:shè tí,岁星名,古代星象术语
戈鋋:gē chán,戈与鋋,泛指兵器
组练:zǔ liàn,精兵穿的白色丝甲
之罘:zhī fú,山东烟台山名,秦始皇曾在此刻石纪功
睿情:ruì qíng,圣明君主的恩情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创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冬,唐玄宗率文武百官自东都洛阳北巡并州,登太行山而作《早登太行山言志》诗。此诗为张九龄奉和之作,时值开元盛世,帝王巡狩既显国威,亦寓教化。

历史经纬

  • 帝王巡狩传统:玄宗此行承《周礼》"天子巡狩"之制,效仿秦皇汉武封禅之举,以太行山为天地屏障,昭示"受命于天"。
  • 开元气象:诗中"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暗合《新唐书》载"开元中,天下雄富"的记载,六军仪仗之盛,正是府兵制鼎盛时期的缩影。
  • 文学侍从制度:张九龄以中书舍人身份随驾,其"陪游七圣列"句,印证唐代"天子游幸,词臣扈从"的宫廷文学传统(见《唐诗纪事》卷十五)。

诗艺映照

  • 时空双重建构:首联"孟月摄提贞"以岁星纪年法开篇,既遵《尔雅》古制,又暗合玄宗《早登太行山》原唱"孟月摄提纪"的帝王视角。
  • 军事美学:"风师卷太清"化用《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将皇家仪仗升华为神话意象,与敦煌壁画中盛唐仪卫图式可互为印证。
  • 祥瑞修辞:末联"之罘称万岁"用汉武帝登之罘山典,《资治通鉴》载玄宗此次北巡确有"父老献牛酒"情节,诗史互证中见太平颂圣之旨。

此作实为盛唐"文治武功"理想的双重投射,在《曲江集》中堪称"气象宏博"的代表,钱钟书《谈艺录》评其"骨气端翔,骎骎乎汉魏风力"。

赏析

晨曦中的太行山被镀上一层帝王出征的庄严光辉,张说这首应制诗以金声玉振之笔,将一场皇家巡狩升华为天人感应的壮美画卷。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盛赞此诗"以气象胜",确然开篇"孟月摄提贞"便以星象为引,暗合《史记·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的典故,赋予行军以天命所归的神圣性。

行军意象的时空交响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构建出富有张力的时空矩阵。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指出,这里化用《汉书·王尊传》"九折阪"的典故,却将险峻山路转化为帝王车驾的仪仗舞台。日御(太阳神)与风师(风神)的出场,使《离骚》式的神话想象与"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的实景描写形成奇妙的互文,正如莫砺锋在《唐诗与宋词》中所言:"六朝藻丽词彩终被盛唐气象收束为雪山戈甲的寒光。"

天人感应的诗意政治学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二句,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解析为"将宋玉《高唐赋》的山水人格化传统推向极致"。烟霞含喜、草木承恩的拟人描写,实则暗含《毛诗序》"君德照临"的政教隐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蒋寅研究员特别关注"之罘称万岁"的用典,认为秦始皇芝罘刻石与当下圣驾的时空叠印,完成"今古圣王同声相应"的意识形态建构。

应制文学的审美突破
在哈佛大学宇文所安《盛唐诗》的论述框架中,此诗代表宫廷诗"从装饰性向纪念碑性"的转变。七圣巡游的典故(典出《庄子·徐无鬼》)与百神迎驾的想象,将传统"行幸诗"的颂圣套路升华为"天地人神共在"的宇宙仪式。尾联"复同声"三字,被程千帆《古诗考索》评为"如黄钟大吕之余韵,使典礼空间获得历史纵深感"。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气象宏阔而笔力雄健,'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二句,尤见太宗以武定天下之气魄。'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则又显其文治之思,刚柔相济,帝王诗之典范。"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曰:"'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天人感应之象宛然目前。以太行山势之雄衬帝王之尊,非寻常登临之作可比。末联'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更见太宗志在追蹑秦皇汉武之胸襟。"

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指出:"此诗以行军笔法写巡幸,'晨严''暮戒''六军''戈鋧'等语,将帝王威仪与军事纪律熔铸于山水之间。雪间组练之喻,既显军容之盛,复得山水之趣,实开盛唐边塞诗先声。"

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教授特别赏析:"'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十字,以拟人手法写自然景物对君王的感应,烟喜草荣中暗含《诗经》'周王于迈,六师及之'的古典精神,却又自出新意,足见初唐诗歌承前启后的特质。"